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25年我国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产业规模或超1万亿元

日期:2023/10/18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近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等发展目标。


近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等发展目标。

《行动计划》聚焦发展需求急、技术新、市场广的十大重点场景需要的安全应急装备,提出研发攻关、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发布推广目录等十大任务。

发展先进适用的安全应急装备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安全应急装备现代化水平,对满足日益增长的安全应急需求,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要“壮大安全应急产业”。

灾害事故多发频发对安全应急装备提出更高要求。2021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2022年四川泸定6.8级地震、2023年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露天煤矿坍塌事故、北京及河北特大暴雨灾害等灾害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也对发展先进适用的安全应急装备、提升高危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和增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我国安全应急装备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优质企业和先进产品,在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部分关键装备技术薄弱,供需两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亟需从国家层面加强政策引导。因此,迫切需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园区、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各方积极性,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先进产品推广应用、完善产业布局、加强生态建设,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推动安全应急装备高质量发展。

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安全应急装备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对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聚焦重点应用场景,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广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显著应用成效的安全应急装备,形成1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50家以上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重点骨干企业,涌现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50家左右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含创建单位),打造竞争力强的安全应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

聚焦十大场景

《行动计划》指出,实现上述目标拟从两个方面着手推动。一方面,坚持应用牵引,重点推进。面向重大自然灾害与生产安全事故场景需要,聚焦发展需求急、技术新、市场广的十大重点场景需要的安全应急装备,加强研发及应用推广,推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十大重点场景包括:地震和地质灾害、洪水灾害、城市内涝灾害、冰雪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城市特殊场景火灾、危化品安全事故、矿山(隧道)安全事故、紧急生命救护、家庭应急。

另一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通过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部分薄弱的装备技术实现突破;通过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和水平;通过补链强链延链,不断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通过发布目录,加强推广应用;通过企业培优,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为何聚焦十大重点场景?工信部解读道,首先,安全应急装备涉及领域多,应用场景也较多,《行动计划》重点聚焦近年来多发的自然灾害场景和造成较大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场景所需的装备,集中力量加快重点领域装备发展。

其次,我国相关领域重大装备水平需加快提升。当前灾害事故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特征,需不断提高重大装备现代化水平,满足我国不断提升高危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和增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的新的更高要求。

再者,大型安全应急装备发展需要国家大力推动。大型安全应急装备研制时间长、成本高、市场推广难度大,导致部分科技成果产业化动力不足,新技术不能及时转化为现实产品,需要国家层面加快推动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

部署十大任务

除了圈定10大重点场景,《行动计划》还从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繁荣生态三方面提出研发攻关、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发布推广目录、发布家庭应急产品规范企业推荐目录、推进试点示范、加强宣传推广、完善产业链、加强企业培优、推动集群化发展、完善标准体系等十大任务,需要统筹协调政产学研用等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推进落实。

为了能够让供需部门更好了解安全应急装备的需求信息和供给信息,《行动计划》提出了亟待推广应用的装备。工信部将组织企业申报,遴选一批具有先进性、可靠性和推广应用前景的装备,编制发布《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公布装备的性能指标、检测报告、应用场景和应用案例等,供用户选用。

同时,考虑到目前我国家庭应急产品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未形成知名品牌效应,生产企业多为小微企业,消费者不了解生产企业的资信、依法依规、产品质量等情况,工信部将按照企业自愿申请原则,根据规范条件遴选一批企业,编制发布《家庭应急产品规范企业(推荐)目录》,实行动态管理,方便消费者选购适用产品。

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促进安全应急装备大中小企业发展,工信部还将积极培育安全应急装备领航企业,培育安全应急装备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促进特色明显、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加快发展。同时,将试点开展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评价,促进企业向卓越质量攀升。

工信部指出,在推动企业集群化发展方面,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已初见成效,目前有8家园区被命名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18家园区被命名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基地安全应急产业总产值超过了5000亿元。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力度开展安全应急装备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安全应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

落实5项保障

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和任务,《行动计划》提出了5项保障措施,主要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支持、推进产融合作、加快人才培养、加强培训和企业服务。

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安全应急装备涉及领域横跨多个部门和单位,加强部门合作和部省联动十分重要。工信部将推动地方建立产业发展统筹推进机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将安全应急装备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持范畴。

政策扶持对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家部委层面将加大对安全应急装备发展的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安全应急装备纳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范围,研究综合运用政府采购需求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产业发展。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安全应急装备发展。

通过产融合作推动安全应急装备发展,能有效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助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工信部支持企业申报“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也鼓励社会资本出资组建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发展基金拓展融资渠道等。

安全应急装备人才培养是促进安全应急装备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支持高等院校开设安全应急相关专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支持产教融合培养安全应急领域卓越工程师等。

加强培训和企业服务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工信部将推动行业协会、联盟等第三方机构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企业服务,鼓励示范基地等开展安全应急体验式培训,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意识。

此外,工信部将组织专业机构适时对措施落实情况和效果开展评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分析解决难点问题,动态跟踪安全应急装备政策需求,持续开展重点问题和政策研究。(何  珺)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