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我国公布23个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 推动全国能源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4/03/12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经过严格的申报、推荐、评选和公示流程,近日,23个典型案例被公布,展示了我国能源转型的突出成果和宝贵经验。

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国家能源局积极组织开展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的征集工作。经过严格的申报、推荐、评选和公示流程,近日,23个典型案例被公布,展示了我国能源转型的突出成果和宝贵经验。

这一系列案例的公布,不仅是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动体现,更是对全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动。它们共同展示了我国能源转型的多元化、创新性和可推广性。

据了解,此次典型案例的征集评选工作是在全国范围内公开进行的,各类主体积极参与,申报案例数量众多。经过初审推荐、专家评选、案例核查和公示等环节,最终确定了23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的评选遵循“优中选优、从严把握、宁缺毋滥”的原则,注重案例的实效性、创新性和可推广性,确保了案例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任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也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此次征集评选工作旨在发掘总结并交流推广各地能源转型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供实践支撑。

同时,该负责人表示,这些案例涵盖了能源生产供应、加工转化和终端消费等各个环节,既有清洁能源供给新模式的探索,也有城市乡镇能源增绿减碳的实践,还有化石能源产业链碳减排的创新。这些案例代表了我国能源转型的最新成果和最佳实践,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推广价值。

在清洁能源供给新模式类案例中,共有8个案例入选。呈现出能源品种多元、供能方式多样的特点,从核能供暖、风光储一体化电站、高比例新能源电网、氢能制储加用全产业链技术、智能配电网、地热能供暖、虚拟电厂和交能融合等不同角度切入,探索了不同领域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创新模式,着力推动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安全可靠替代。

城市(乡镇)能源增绿减碳类案例共有4个入选。这些案例注重供能侧绿色转型和用能侧节能降碳的整体协同。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绿色供用能和碳管理项目”为例,该案例通过建设地源热泵能源站、分布式光伏和水蓄能等实现区域“增绿”,通过建筑绿色化、交通电气化、智慧能源管理、碳资产管理等促进区域“减碳”,探索城市(乡镇)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的有效路径。

能源产业链碳减排类案例共有3个入选。这些案例分别从石油开采、燃煤发电、煤层气开发等不同领域入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将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资源化利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等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化石能源产业低碳转型的新路径。

除了以上3类案例外,还有8个用能企业(园区)低碳转型类案例入选。这些案例涵盖了工业园区、数据中心、物流中心、生产厂区和港口等多个用能场景。案例注重供需两侧协同互动,在供给侧增加本地可再生能源供应,在用能侧推进节能改造、提高电气化水平,并开展综合智慧调度提高系统整体效率,部分案例还通过提高供用能自平衡能力,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模式。案例为不同规模、不同用能特征的企业提供了绿色低碳转型有益借鉴。

随着23个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的公布,表明我国能源转型的步伐愈发坚定。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清洁能源、城市能源转型、化石能源产业链减排以及用能企业低碳转型等多个领域的创新与实践,更彰显了我们国家对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为更好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国家能源局表示,下一步将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组织交流研讨。组织编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集》,组织交流推广会和研讨会,邀请相关企业、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等参与,分享典型案例的有益实践和成功经验,探讨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共商推动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新路径。

二是建立跟踪与评估机制。对已公布的典型案例,要长期跟踪实际运行情况,持续总结实践经验,及时发现项目运营中遇到的问题,督促项目单位管理好“名片工程”,必要时可对部分项目进行后评估。

三是做好宣传推广。通过媒体报道、网络平台和行业会议等渠道,宣传和推广典型案例,传递成功经验和良好实践,充分调动各方推进能源转型积极性,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未来,随着国家能源局对典型案例的持续跟踪与评估,以及更广泛深入的宣传推广,这些成功案例的经验和做法将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推广,为我国乃至全球的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林  楚)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