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个月工业生产回升向好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1—2月,我国工业生产延续去年回升向好态势,多数行业和地区生产增速加快,市场需求持续恢复,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工业出口由降转增,主要行业地区回升明显。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王新分析,1—2月,随着各项政策“组合拳”持续落地显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较上年12月加快0.2个百分点。从两年平均看,1—2月两年平均增长4.7%,较上年12月加快0.7个百分点。
从三大门类看,1—2月,制造业增长7.7%,较上年12月加快0.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9%,加快0.6个百分点;采矿业增长2.3%,回落2.4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1—2月,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股份制企业增长7.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2%;私营企业增长6.5%。
从行业和产品看,超6成行业增速回升,过半数产品增速加快。1—2月,在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39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达95.1%;27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年12月加快或降幅收窄,回升面达65.9%。在统计的61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418种产品产量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为67.5%;318种产品产量增速较上年12月加快或降幅收窄,回升面超过五成。
具体来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3.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0%,汽车制造业增长9.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1.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4.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8%。
“市场需求持续恢复,消费品行业生产改善。”王新说,1—2月,受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春节假日消费以及海外市场需求改善共同作用带动,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较上年12月明显回升4.4个百分点,结束了2022年4月以来连续低速增长或下降态势。
在13个消费品行业中,12个行业均不同程度增长,且均较上年12月加快或降幅收窄,增长面和回升面均超过九成。其中家具、文教工美、酒饮料茶和食品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1%、10.0%、8.1%和7.3%,均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新动能产品增长较快。1—2月,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行业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从行业看,电子、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增加值两位数增长,分别较上年12月加快5.0个和5.4个百分点;汽车、仪器仪表保持较好增长,增加值分别增长9.8%和8.7%。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其中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1.2%、21.6%和18.2%,相关产品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和集成电路等产量分别增长49.5%、22.2%和16.5%。
绿色产品增势强劲,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其中新能源产品继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5.6%、41.8%;绿色材料产品供给增加,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单晶硅、多晶硅等产量分别增长89.8%、65.5%、54.0%。
“随着外贸政策红利不断释放,1—2月,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由上年12月同比下降3.2%转为增长0.4%,回升3.6个百分点,结束了此前连续8个月下降态势。”王新特别提到,在主要出口地区中,浙江、广东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7.2%、4.3%,较上年12月回升11.9个、10.8个百分点。
在10大出口行业中,有8个行业1—2月出口增速较上年12月加快或降幅收窄,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金属制品和通用设备等行业出口分别增长32.6%、20.4%和12.3%;汽车行业出口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13.0%的两位数增长;消费品制造业出口受海外需求改善拉动,出口增速由上年12月下降10.6%转为增长4.0%,其中纺织服装、家具、文教工美等行业出口增速均有较大幅度回升。
国家统计局总结,总体上看,1—2月工业生产回升向好,工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但也要看到,当前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盈利压力较大等问题仍需有效应对,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下阶段,要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彻到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同时聚焦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工业新质生产力不断加快形成。(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