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生产、消费、进出口形势怎么看?三部门权威发声

日期:2024/04/07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3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商务部、海关总署介绍近期生产、消费和进出口有关数据及政策情况,并回应外界关切。

我国前两个月主要经济指标已经公布,多项指标好于预期,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16类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近九成实现正增长,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9个增加值同比增长,反映出国内宏观政策效果持续释放。

3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商务部、海关总署介绍近期生产、消费和进出口有关数据及政策情况,并回应外界关切。


生产:巩固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今年前2个月,我国工业生产情况如何?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介绍了一组数据——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较上年12月加快0.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4%,制造业民间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1%;工业出口增速明显回升,其中,机械、家电等行业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工业生产加快增长的同时,新动能不断培育壮大。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连续3个月加快增长。新动能产品增长较快,例如,服务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2.2%和49.5%。

数据还显示,信息通信业保持稳步增长。1—2月,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数字赋能实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5G行业应用已融入71个国民经济大类,5G应用在工业领域深入推广。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前,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对此,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将主要从3个方面努力,促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是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首先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持续推进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其次,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开展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以优质供给提升产业发展质效。我国在轨道交通装备、通信设备等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今年1—2月,智能手机、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实现高速增长。再者,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和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北斗产业发展和规模应用。同时,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今年1月,工信部联合六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对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政策引导。

二是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今年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同时,持续优化创新平台网络,按照已经印发的《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加快建设现代化中试能力,还要新建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试验验证平台。此外,还要打造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在已有的178家国家高新区、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基础上,今年将启动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等工作。

三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当前,5G应用在工业领域深入推广,我国将适度超前建设5G、算力等基础设施,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同时,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建设智能工厂,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加快数字技术赋能。

如何巩固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赵志国说,投资上,加快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消费上,持续实施制造业“三品”行动,以供给优化促进消费升级;积极发掘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出口上,抢抓全球电子行业回暖、装备需求上升等机遇,开拓海外市场,拓展中间品贸易。


消费:有望继续保持向好态势

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万亿元,同比增长5.5%。从结构看,商品消费稳步增长。16类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有14类实现正增长,比去年12月增加3类。

线上消费增势良好,前两个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15.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4.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2.4%。线下消费活力提升,23条全国试点步行街客流量、营业额分别增长16.0%、7.0%。限额以上专业店、便利店零售额分别增长7.8%和5.8%。

“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向好,总体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的特点。”据郭婷婷总结。

一是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企稳向好。今年前两个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6%,其中16类限额以上单位商品中有近9成实现正增长。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16.2%;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8.7%,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家居消费也出现了不同幅度回升,限额以上单位的家电、家具和建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7%、4.6%和2.1%。

二是餐饮和旅游等服务消费活力增强。在假日经济的带动下,服务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今年前两个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2.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3个百分点,占社零总额的11.7%,对社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8%。服务零售额增长12.3%,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春节档电影票房超过80亿元,创历年春节档票房新高。春节假日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9亿元,同比增长47.3%。

三是数字和绿色等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数字消费快速增长,今年前两个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4.4%。绿色消费深受欢迎,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今年前两个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2%。

“这些新动能和新亮点将为全年消费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郭婷婷说,随着各项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支撑消费增长势头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多,消费增长的内生动力也在持续增强,新潜能不断释放,我国消费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向好态势。

今年以来,政策和活动“双轮驱动”促进消费。各类促消费活动接连展开,各类促消费的政策措施也在陆续出台。郭婷婷指出,下一步,将继续抓好4个方面的工作来推动消费稳定增长、持续扩大,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是办好“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春节期间的“全国网上年货节”是消费促进年的首场活动,为全年开了一个好头。近期,各地围绕春日焕新、悦己消费、智能家居等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居民消费市场热度持续、亮点纷呈。接下来,将突出重点品类、节庆时令、特色民俗等,继续办好“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促进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推动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二是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近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受到各方关注。目前商务部正在抓紧研究细化举措,在充分尊重消费者意愿的前提下,推动汽车换“能”,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车、节能型汽车销售占比;推动家电换“智”,促进家电消费向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方向发展;推动家装厨卫“焕新”,支持更多存量房、二手房实施旧房装修和局部改造。

三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今年以来,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动能持续释放。相关部门将顺应数字、绿色、国潮等消费新趋势,推动扩大服务消费,打造更多消费新增长点。在发展数字消费方面,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在扩大绿色消费方面,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等商品消费需求,开展绿色商场常态化创建。在培育品牌消费方面,支持新消费品牌孵化培育,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发展,激发国潮消费潜力。

四是完善市场和流通体系。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是做好促消费工作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打造城乡高质量消费载体,使流通更顺畅、消费更便利;继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加快构建以步行街为引领、以商圈为支撑、以便民生活圈为基础的城市商业体系,便利居民消费;健全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重点、以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网络,进一步释放乡村消费潜力。



进出口: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今年进出口实现了开门红……我想用‘一二三四’4个数字,谈一谈‘红’在哪里。”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发布会上这样说道。

“一”是指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第一。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6.61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这一规模相当于20年前我国全年的外贸总值,即现在两个月相当于过去一年。在当前国际市场低迷的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难能可贵、振奋人心。

“二”是指出口、进口“双增长”。出口增长10.3%,进口增长6.7%,不仅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回升向好,而且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合作机遇。

“三”是指“三个优化”。一是市场格局优化,新兴市场加速开拓,传统市场保持不错的表现。二是区域开放布局优化,东部沿海地区持续发挥“稳定器”作用,沿边9个省区对接壤国家进出口增长25.4%。各地“八仙过海”、各尽所能,为外贸发展赋能。三是产品结构优化,传统优势产品焕发新活力,新质生产力催生新动能,有力巩固了外贸的基本盘。

“四”是指“四个提升”。具体来看,微观活力提升,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数量,同比增加了4万多家;制度型开放水平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贸港进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高水平开放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凸显;跨境流动活跃度提升,今年前两个月,海关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日均数量较去年年底稳中有增,其中监管进出境飞机的数量增加了近1成;企业信心提升,中国海关贸易景气调查显示,外贸企业信心持续增强。

“通过这些亮眼的数据,我们看到了广大外贸企业的辛勤奋斗,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浓浓春意,”王令浚分析,支撑进口增长的因素主要来自3个方面。

首先,节日消费跑出“加速度”。今年以来,特别是“双节”期间,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衣柜子”等需求活跃。元旦到除夕期间,全国进口食用油超过25亿斤、干鲜瓜果及坚果22亿斤、肉类17亿斤,服装、首饰和化妆品等日用消费品进口明显增长。全国海关采取“提前申报”“7×24小时”通关等便利措施,全力以赴保障消费品快速通关。

其次,农食产品市场准入按下“快进键”。近年来,我国持续扩大农食产品市场准入,优化完善检疫准入程序,越来越多的海外农食产品获准输华,越来越多的境外生产企业获准在华注册。

再者,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口来源地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亚5国、拉美和非洲进口分别增长了13.4%、11.3%和7.9%,进口集成电路、金属矿砂和原油分别增长了19%、15.6%和6.2%。一个扩大开放、稳步发展的中国为全球各国提供了更多更大的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合作机遇。

王令浚还提到了数据体现出的4个方面的“新”。一是新产业积蓄新优势。今年前两个月,高端机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出口分别增长了34.5%、61.3%和17.7%;平板显示模组、音视频设备的零件等中间品的出口增速均超过20%,有力支持相关国家创造就业、发展生产,也有力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二是新品牌孕育新生机。“国货潮牌”在海外广受欢迎,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带着文化、带着温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增长了14.3%,高出整体4个百分点;其中,手机、家具和化妆品出口分别增长了55.7%、60.7%和37.3%。

三是新模式拓展新空间。今年前两个月,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近一成,市场采购出口增长15.9%。在新模式的加持下,国内外优质产品更加便捷、高效地实现双向通达,满足海内外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四是新平台激活新活力。今年前两个月,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增长11.7%;广东、江苏、四川和河北等自贸试验区进出口增速均超过30%。

如何看待今后一个时期的外贸形势?郭婷婷表示,中国外贸基础好、韧性强、活力足。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外贸面临的外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外需恢复势头依然不稳,多个国际组织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世界银行预计,全球贸易增速仅为疫情前10年平均增速的一半。地缘冲突、“超级大选年”等都带来更多变数。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升级,严重干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给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带来了干扰和障碍。

“今年全力实现外贸质升量稳的任务目标,重点就是培育新动能、拓展新增长点。”郭婷婷说,将聚焦供应链全流程,与有意愿的贸易伙伴深化从原材料、半成品到制成品的全链条、系统性合作。聚焦加工贸易,落实好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各项政策举措。推动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持续完善配套政策,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目前,我国海外仓已经超过2500个。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获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实施封关运行;海南自贸港建设正为2025年年底前启动全岛封关运行做准备……王令浚说,海关将持续围绕支持开放平台建设,支持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发展,大力开展海关监管制度创新,激发外贸新动能,塑造外贸新优势。(何  珺)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