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中机联:我国机械工业已具备由大变强的发展基础

日期:2018/03/05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我国机械工业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具备了由大变强的发展基础,显现出产业发展整体趋势向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优化持续推进、质量品牌实力大幅提升,以及国际化经贸合作逐步深化等特征。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四届五次会员大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机联”)会长王瑞祥表示,我国机械工业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具备了由大变强的发展基础,显现出产业发展整体趋势向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优化持续推进、质量品牌实力大幅提升,以及国际化经贸合作逐步深化等特征。

他同时指出,要重点关注我国机械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其中,“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结构性矛盾中,“发展不充分”突出表现在发展程度和水平上。

整体趋势向好

中机联总结,“十三五”开局之年至2017年,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连续两年的同比增幅分别是9.6%和10.7%,均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增速,持续高位,好于预期。主要产品产量生产势头向好,呈现出与消费、环保、民需、智能制造及产业升级等密切相关产品快速增长的鲜明特点,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状况持续改善。

同时,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汽车、电工电器、工程机械、内燃机、仪器仪表等行业成效明显。机械工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工业比重位居前列,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已连续四年超过20万亿元,利润指标占全国工业比重近1/4。

从科技创新角度看,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十三五”以来,我国机械工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高于全国工业同期增速,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创新成果数量连年增加,2015—2017年申报数量为2317项,获奖比例达到48%。中机联组织鉴定的新产品新技术达到929项。大型核电、水电、火电和风电设备、油气长输管线与大型煤化工关键设备,特高压交直流及柔性直流输变电设备,高档数控机床等一批高端装备,高精密、特大型轴承等一批关键核心部件自主研发取得突破。

从产业结构来看,正不断向高端提升。中机联汇总的千余家重点企业新产品产值平均同比增长近30%,机械产品国内市场品种自给率超过85%;重点领域“卡脖子”问题进一步缓解,初步扭转先进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

产业结构优化还体现在产业发展的均衡性趋势向好。非汽车行业新增主营业务收入与新增利润总额增速加快,尤其是在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方面加速发展,如近三年在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试点示范项目行业占比达到46%。部分骨干企业和重点企业服务收入占比分别达到20%和30%以上。东西部产业均衡协调发展保持良好走势。

从质量品牌实力来看,已有明显提升。目前机械产品质量平均抽样合格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重点领域电力装备技术水平和产品产量已进入世界前列,有效系数保持在95%以上;基础机械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已达到2.5万小时以上,整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达到1200小时以上,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不断接近。

此外,国际化经贸合作逐步深化。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契机,“走出去”全球化运营、开展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成效明显。跨国并购、海外营销、绿地投资、落地制造、产业园区建设等普遍提速,一批骨干企业成功走出国门,一批重点产品及成套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知名品牌。特高压输电成为继高铁、核电之后的第三张国家名片。2017年1—11月,机械对外出口额达到3661.96亿美元,连续12年保持贸易顺差。

王瑞祥还表示,目前,机械行业对应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76%,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具有了一定话语权,承担了15个秘书处和253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相关工作。

大而不强问题突出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厘清机械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表现,有利于找准症结,精准施策。王瑞祥指出了以下几点应重点关注的现实问题。

一是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当前,机械工业发展中大与强的不平衡、量与质的不平衡、质与价的不平衡(优质不能优价)问题突出,其集中表现是大而不强。

目前,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达到25%,位居全球第一。重点产品发电设备、汽车、工程机械、大型拖拉机、内燃机、数控机床等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位列世界前茅,产品数量、产能规模均十分可观。但除了个别行业外,产业整体上还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

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每年至少进口2700多亿美元的机械产品,而且大多是高端产品及设备。比较典型的机床工具行业,我国已连续8年成为世界金属加工机床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同时也是全球机床进口第一大国,产业大而不强、品种多而不精、发展快而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

另据专业研究机构统计,在公认的33项技术领域中,我国在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铁路和高铁技术等一些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其他20多项技术领域都远落后于美国,特别是在前沿产业核心技术领域,与美国的差距在20年至30年间。而且,在过去三年里,美国信息处理设备和工业化装备增速是GDP增速的3~4倍。2016年全球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排名,中国名列前茅,预测到2020年美国将重返领先位置。

二是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结构性矛盾中。剖析机械行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状况,要从市场供求关系入手,反思生产端存在的症结,重点是考量发展的协调性与均衡性。

当前机械工业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是:产能规模与结构不平衡,体量大,但高端不足、低端过剩,供需矛盾突出;主机与基础支撑不平衡,基础技术及工艺与零部件配套滞后于主机,主配牵手产业链尚未形成;产品品种数量与质量水平不平衡,产品“有多有少、有长有短”,品种数量多,但质量和可靠性不高、知名品牌少;“走出去”步伐与国际化竞争力发展不平衡,国际产能合作把控能力不强,“走出去”整体水平不高,缺少国际话语权;区域协同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东北老工业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带间相比,发展差距大,协同不够。

三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发展程度和水平上。解析机械工业发展不充分的现实问题,重点是从发展质量和效率效益入手,考量其发展的程度和水平。

当前机械行业发展不充分主要表现为:科技开发与投入不充分,科研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供给缺失,设计与成套集成能力欠缺,处在价值链低端;两化融合、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充分,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化工厂等进展不快,先进试验检测加工等专用设备匮乏,自动化与产品质量控制水平不高,节能环保压力大;服务型制造与商业模式创新不充分,服务型制造收入占比普遍不高,生产销售模式创新不足,投资效益和盈利能力较低;融合发展不充分,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发展不足,与上下游产业、金融行业等跨界融合发展不足;企业文化建设和工匠精神培育不充分,工匠精神的传播、培育与行业氛围营造不够。

“机械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表现,是多年来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必然反映,是发展进程中产生的规律性问题,也是下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正视和下决心解决的问题。”王瑞祥总结。

他继而谈到机械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设想。新时代,机械工业将全力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加快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一要树立高质量发展的观念理念;二要界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基点,着力解决好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问题;三要找准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集中做好“调结构、补短板、换动能”三篇大文章。(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