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商务部部长回应经贸热点话题 将下调汽车等进口关税

日期:2018/03/19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商务部部长钟山就“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商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问题侃侃而谈。谈到中美贸易关系,钟山回应,中国不会主动发起贸易战,并且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并未中断。谈到去年我国对外投资出现下降,钟山分析,主要是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了有效遏制。谈到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钟山透露,我国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下调汽车、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业开放。

近年来,我国的消费、外贸、外资和对外投资指标都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在成为“经贸大国”的同时,如何成为“经贸强国”成为当下我国商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商务部部长钟山就“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商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问题侃侃而谈。

谈到中美贸易关系,钟山回应,中国不会主动发起贸易战,并且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并未中断。谈到去年我国对外投资出现下降,钟山分析,主要是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了有效遏制。谈到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钟山透露,我国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下调汽车、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业开放。

钟山还提出了建设经贸强国、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即“一个奋斗目标、六项主要任务和八大行动计划”。一个奋斗目标,就是努力提前建成经贸强国。六项主要任务包括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升外贸竞争新优势、提高双向投资水平、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构建新型国际经贸关系、增强商务服务民生的能力。此外,还确定了消费升级、贸易强国、外资促进、对外投资创新、援外综合效益提升、“一带一路”合作、多边区域经贸合作、商务扶贫等八大行动计划。

中国不会主动发起贸易战

“贸易战没有赢家,只会给中美两国和世界经济带来灾难。”针对记者就中美贸易关系的提问,钟山强调,“中国不希望打贸易战,也不会主动发起贸易战,但是我们能够应对任何挑战,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中美两国建交近40年,双边经贸关系越来越紧密。近40年来,贸易规模增长了232倍,两国双向投资累计已经超过2300亿美元,这充分说明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很大。

针对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问题,钟山说,两国统计口径存在较大差异,美国每年对中美贸易顺差都高估了20%左右。中国对美货物贸易有顺差,美国对华服务贸易有顺差,加上美方高技术对华出口管制等因素,导致目前出现中美贸易结构性不平衡问题。美国研究机构报告显示,如果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放宽,对华贸易逆差可减少35%左右。

与此同时,两国在市场准入(包括金融、电信、汽车、农产品等领域)、安全审查(包括网络安全、知识产权、两用物项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对彼此之间的贸易、投资都产生了影响。

对于中美全面经济对话是否中断的问题,钟山表示,中美之间合作交流的渠道没有中断过。“不仅现在我们在谈,下一步双方确定还会继续谈。”他说,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我们非常愿意与美方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通过合作来解决分歧,实现互利共赢,造福两国人民,为全球经济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有效遏制

针对去年我国对外投资出现下降的情况,钟山分析,主要是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了有效遏制,通过“降虚火”“挤水分”,使得企业对外投资更加稳健、更趋理性。

钟山表示,总的来看,中国对外投资是好的,是与现阶段我国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也是受到东道国普遍欢迎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对外投资从小到大,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投资大国。201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246亿美元,位居世界前列。

第二,对外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从投资领域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为与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并重;从投资主体看,从中小企业为主,转为与大企业并重;从投资区域看,从发展中国家为主,转为与发达国家并重。

第三,对东道国贡献不断增强。中国投资推动了东道国工业化进程,增加了东道国财政收入,促进了东道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2017年,中资企业上缴东道国税费超过3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35万个。

下一步,我国将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打造合作平台,深化产能合作,壮大投资主体,规范经营行为。

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15日至21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926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0.2%。对此,钟山认为,春节市场是全国消费水平发展的一个缩影。春节市场消费火爆,说明人民群众对国家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有购买能力。

钟山表示,我国已成为消费大国,消费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消费连续四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

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已达4亿人左右。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地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消费发展还有很大潜力。

但是,消费发展依然有短板、弱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表现之一就是商品和服务供给难以满足消费升级需要。初步估算,现在我国居民每年在境外购物大约2000亿美元。在境外购物清单中,既有高档商品也有日用消费品。境外购物反映出我国优质商品供应不足,而且价格偏高。服务消费方面,家政、养老、教育、医疗等都是弱项,这些方面的供应也是不足的。

下一步,将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创新流通、扩大消费、增加有效供给。一是搭建平台、促进消费。在城市,改造提升一批高品位步行街,提高消费品质,提高城市品位。优化便利店、菜市场等社区商业网点布局,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二是扩大开放、促进消费。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下调汽车、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业开放,丰富国内市场供应,降低消费成本。三是改善环境、促进消费。不断改善城乡消费环境,开展互联网领域和农村市场的集中整治,建设重要农产品追溯体系。(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