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一线医疗防护物资紧缺获缓解 救治设备已实现应配尽配

日期:2020/03/16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在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表示,通过复工复产、扩能增产,我国医用物资生产能力快速提升。目前,湖北省的医疗防护物资已经能够完全满足需求,医疗救治设备实现应配尽配。

疫情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保障疫区的物资需求,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表示,通过复工复产、扩能增产,我国医用物资生产能力快速提升。目前,湖北省的医疗防护物资已经能够完全满足需求,医疗救治设备实现应配尽配。

王江平说,经过各方努力,湖北省的物资保障工作出现了3个方面的积极变化。一是医疗防护物资实现了从严重短缺到库存充足,完全满足需求;二是重点救治药品实现了从医院自行采购到政府标配十天以上的库存;三是医疗救治设备实现了从严重不足到应配尽配。目前,武汉市各定点医院和周边市州医院,按照收治病人数量,配齐了各种先进的救治设备。此外,全社会消杀用品资源充足,市场供应稳定。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通过复工复产、扩能增产,我国医用物资生产能力快速提升。防护服的日产量已经从疫情初期的不足2万件,达到目前的50万件;N95口罩从20万只达到160万只;普通口罩达到1亿只;其他物资和医疗救治设备生产能力也在大幅提升。

截至3月5日,累计向湖北省调度分配防护服530多万件,N95口罩近千万只,负压救护车699辆,医疗救治设备共38类6.5万台(套),其中包括呼吸治疗类设备2.2万台(套)。

工信部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组织主要企业加快排产,协调跨地区的资源调用,竭力保障医疗设备的需求。

从1月下旬开始,工信部就组织专家,梳理可能用到的主要医疗设备,搭建了涵盖38种医疗设备、200多家重点企业的数据库。同时,安排专人分别跟踪各类产品库存以及复工复产的情况。通过组织企业生产、国内调用、社会捐赠、国际采购等渠道多管齐下,集中保障大无创呼吸机、高流量吸氧机、ECMO等重症患者救治设备的供给,努力降低危重症患者的病亡率。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工信部采取发函、电话、视频,尤其是派驻企业特派员等多种方式,推动25个省市的31家重点企业以及2000多家配套零部件企业按时复工复产,从而有力保障了医疗设备的产业链正常运转。

以压条机为例,作为加工防护服的重要装备,压条机用于给防护服贴上密封条,阻隔病毒和细菌等侵入人体。然而,压条机企业大多为中小微企业,恰逢春节假期,在短时间内新增产能极为困难。

据工信部门摸底调查,全国压条机一年有5000台左右的产能,而广东压条机产能约占全国产能近80%,其中广州高科制衣就生产了1000多台,是全国最大的压条机生产企业之一。而广州高科制衣只是一家只有80多人的中小企业,在一栋破旧厂房办公,厂房正面临拆迁。

为此,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集思广益、多措并举,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一手抓调配管理。压条机的供求关系从2月初的极度紧张,到2月中旬基本平衡,再到现在已经能实现充分供应,保障了医用防护服持续增产的需要。在此期间,一批优秀的民营中小微企业表现突出,如广州高科、青岛罗元等企业的员工都是在假期第一时间返岗复工。

除了抓好现有产能的利用,工信部还会同国资委支持央企新增产能,如国机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兵器装备集团、中船集团等都响应号召,新研制生产压条机,在短短半个月内生产了约360台压条机,在保供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这些产能仍不足以保证防护服增产扩产的需要。于是,工信部又采取了盘活压条机存量的举措,向各地工信部门乃至全社会发出征集信息。不少做冲锋衣、雨衣、账篷的企业,通过转产代工或者转让出租设备等方式来支持这项工作。此举,盘活了近2000台压条机,极大地提升了防护服生产能力。

通过以上各种渠道,目前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压条机的保有量已经达到4300台。按单台日产150件的生产效率计算,可以为防护服生产企业提供约60万件的生产能力。可以说,压条机的供应已经阶段性满足了医用防护服的生产需要。

王江平表示,通过发挥我国制造业的优势,我们在较短时间内,大幅提高了医疗物资的生产能力,满足了因疫情突发而呈现的爆发式需求。随着我国疫情形势的逐步好转,中国可以向有防护物资需要的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我们鼓励防护用品、医疗设备、救治药品的生产企业对接国外需求,为全球共同抗击疫情作出贡献。(何  珺)

文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