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22年京津冀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总产值将突破9000亿元

日期:2020/08/03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近日,工信部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转型提升计划(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区域年综合利用工业固废量8亿吨,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1.5亿吨,产业总产值突破9000亿元”等发展目标。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转型提升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提升计划》),提出“到2022年,区域年综合利用工业固废量8亿吨,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1.5亿吨,产业总产值突破9000亿元”等发展目标。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钢铁、煤电、化工等重化工业集聚,工业固废和废旧物资产生量大,综合利用潜力大。据统计,2017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七省市(区)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约为13.7亿吨,占全国工业固废产生量的41%;废钢铁、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纸、废塑料等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约1.5亿吨,占全国41%左右。

2014年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015年工信部启动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京津冀区域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与生态协同发展取得积极成效,3年累计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约22亿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3.3亿吨。

工信部指出,当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正处于实现工业绿色发展的攻坚阶段,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面临着重要历史机遇,但产业发展不平衡、区域协同不充分,产业集中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综合利用项目同质化等问题仍普遍存在。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转型升级,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培育绿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对于解决城乡建设砂石料短缺重大民生问题、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考虑到河南省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大省,此次《提升计划》编制,在京、津、冀、晋、蒙、鲁六省市(区)基础上将河南省纳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范围。

《提升计划》从综合利用效益,产业聚集区、技术创新中心、骨干企业以及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发展目标。到2022年,区域年综合利用工业固废量8亿吨,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1.5亿吨,产业总产值突破9000亿元,形成30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建设50个产业创新中心,培育100家创新型骨干企业。区域协同机制较为完善,基本形成大宗集聚、绿色高值、协同高效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新格局。

此外,根据区域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基础和转型提升目标要求,提出协同利用工业固废制备砂石骨料、推进大宗冶金与煤电固废协同利用、壮大工业固废高值化利用产业规模、提高废旧金属利用水平、推动废旧高分子材料高效利用、加快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发展、推动生产系统协同处理城市废弃物、建设绿色雄安、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等10项主要任务。

为了保障政策落地,工信部将积极指导七省区市做好落实,强化协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转型提升,遴选发布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提升重点项目和产业园区,培育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领跑者企业,确保3年内基本实现目标任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以促进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开放共享、高效利用为主线,加强区域联动,形成协同发展机制。同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重要支撑作用。

二是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推动综合利用产品纳入政府绿色采购目录。充分利用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同时地方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三是建立健全资源综合利用标准体系,规范市场发展。创新融资方式,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作用,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四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鼓励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技术装备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营造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舆论氛围。(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