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推进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链式发展

日期:2020/12/15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曹春晓表示,产业链创新需要政产学研用金各方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互融共生的平台,促进资源协调,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协作,不断进行模式探索,实现开放合作。而将于12月18日召开的首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正是这样的平台,对产业链式发展十分重要。

“在经济全球化及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产业链的传导效应愈发明显。”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春晓介绍了中国产业链创新的现状。

曹春晓表示,产业链创新需要政产学研用金各方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互融共生的平台,促进资源协调,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协作,不断进行模式探索,实现开放合作。而将于12月18日召开的首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正是这样的平台,对产业链式发展十分重要。

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4.4万亿美元,与日、德、英、法四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大体相当,稳居世界第二位。第二产业增加值386165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0年稳居世界首位。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持续稳居世界首位,说明我国是全球最有潜力的大市场,具有最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是推动全球制造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我国的工业基础能力仍有待提升。因此,亟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史向辉说。

他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高度重视对产业链和创新发展的投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少于32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少于41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少于17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不少于217个,国家实验室(含筹备)不少于20个。

此外,“十三五”期间,工信部共批复了16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遍及全国10个省份及直辖市,涉及汽车、机器人、轨道交通、农机、医疗器械、新材料、增材制造、集成电路、电子、传感器等多个高端制造领域。

曹春晓也提到,2019年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尤其是在国际贸易环境挑战和全球疫情影响下,保产业链供应链显得更为重要。

“一个企业的断供,可能会导致下游企业的大面积瘫痪,但也正因为产业链的各个企业各攻其术,才能满足目前复杂技术产业的生产要求。”曹春晓强调,要想攻克弱链、短板链产业,更需要企业之间相互协作,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比率还相对较低,在我国一再面临被国外“卡脖子”的全球局势下,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能力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举办首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旨在通过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创新链和政策链的对接,走出一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的路子,成为一个成熟的示范级产业链创新融合平台。

据介绍,本届峰会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中关村中企慧联先进制造产业技术联盟承办,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中国轴承工业协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机械工业规划研究院等多家单位作为支持单位。

峰会期间将举办航材产业链、锂电产业链、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链等创新发展专题论坛。同时,还将召开工业强基一条龙示范企业闭门研讨会,对工信部发布的工业强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耐高温叶片一条龙示范企业、传感器一条龙示范企业、高性能难熔难加工合金大型复杂构件增材制造(3D打印)一条龙示范企业授牌,并发布《工业基础指数(2020)》。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希望促成研发机构与生产企业的对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希望促成生产企业与应用企业的合作,增强产品在市场化阶段的确定性;同时我们也提供产业链服务,给予企业政策辅导以及资金链对接服务,陪伴企业的壮大和成长。”曹春晓说。(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