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推动我国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
近日,以“深化创新,多能融合——海上风电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为主题的第六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在广西南宁举办。来自风电行业的领袖、专家和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同为推动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献计献策。
推动我国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看来,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海上风电总体将呈现由近及远、集约发展、融合发展和市场驱动等发展趋势。王大鹏表示,为推动我国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国家能源局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兼顾,稳妥有序地推动海上风电发展。海上风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稳中求进,有序发展,高度重视建设施工和运维的安全,确保安全不出问题。同时,要积极适应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趋势,有序推进近海项目布局优化和深远海示范发展,真正实现大规模开发和高比例消纳。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规范海上风电的开发建设。为此,国家能源局将加快研究制定全国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和管理办法,探索项目统一开发,电力统一送出的模式,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加强消纳责任考核评价,破除市场壁垒,积极营造公平开放、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全社会开发利用海上风电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示范引领。着力推动海上风电重大基地建设,加快组织开展全国深远海示范,在有条件的区域规划布局一批海上风电基地,推动形成规模化连片开发的格局。同时,结合深远海基地开发,推动海上能源岛建设。
四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重点补齐技术装备短板,加强核心部件的攻关与创新,提升运行维护的水平,充分发挥智能化、智慧化技术的赋能作用,不断提升海上风电的产业竞争力。
以市场化手段优化配置海上风电项目资源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和军民融合部主任赵太平指出,“在‘双碳’目标、‘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等一系列战略目标指引下,国家应做好以下三点,为海上风电发展提供保障。”
第一, 进一步研究国家与地方支持政策。继续推进地方和国家支持政策研究,因地因时,分别在领海内和专属经济区海域支持项目建设。可探索电价补贴、初始投资补贴、研发补贴、前期工作补贴等多种补贴形式,探索统筹规划、集中建设和造价分摊的海上电网建设新模式。
第二, 加快领海外海域管理机制研究。推动领海外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管理、项目核准、通航论证和军事影响审批等管理机制研究,为领海外海上风电项目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第三, 加强竞争配置降本效果。在统一开展海上风电基地与示范项目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探索无投资主体竞配模式,以市场化手段优化配置项目资源,实现产业链协同降本增效。
第四,创新发展支持政策。研究将海上风电输变电(柔直系统)纳入输配电价范围。研究绿证政策考虑给予海上风电支持政策,产业链税收优惠政策等。
赵太平指出,广西海上风电发展潜力大。为了进一步加快广西海上风电项目开发,他建议,首先,推进具备开发条件场址的测风、地质勘探、海洋水文观测、海洋环境现状调查、通航和军事影响论证等前期工作,为推动项目核准、开发建设,以及国家深远海示范和“海上能源岛”示范项目打好基础。制定产业规划、促进海上风电市场化发展。
其次,在做好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的同时,研究海上风电产业规划。按照市场化发展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开发企业,以及产业链优势企业落地广西,打造广西海上风电产业链,提升海上风电自身的经济性,推动广西海上风电产业及向海经济的发展。
第三研究保障性措施、促进产业发展。结合广西海上风电实际,研究项目开发建设管理、海域使用、相关税费政策等措施,支持和促进广西海上风电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自2016年举办首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以来,我国海上风电开发速度明显加快,技术取得长足进步,施工安装能力大幅提高,开发成本快速下降,预计未来3年内,海上风电有望实现平价上网。”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
在中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同时,全球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同样迅猛,海上风电已经成为企业转型的重点方向,欧洲传统能源企业纷纷加快发展海上风电业务。秦海岩认为,全球发展海上风电的积极性之所以这么高,除了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广阔、经济性持续增强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碳约束的时代。
他指出,加快海上风电开发成为各国推进能源转型的关键战略方向。目前,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目标,碳达峰与碳中和不仅是一个全球环境治理问题,也是一个向绿色发展转型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问题。“今后,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把‘碳’作为重要考量,碳排放将成为影响一个企业市场竞争力,甚至是制约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秦海岩表示。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据国家气象局的最新评估,我国海上风能资源技术开发潜力超过35亿千瓦。沿海省份也纷纷规划了开发目标。“广西拥有良好的风能资源开发条件,完全可以依托资源与区位优势,打造‘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并通过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上风电+制氢’‘海上风电+海水淡化’以及能源岛建设等多产业融合发展,产生多重价值。”
秦海岩强调,目前,我国海上风电还不具备平价上网的条件,仍需政府提供适当的支持,从而保持一定的开发规模,形成市场拉动,确保技术进步持续下去。
他指出,具体措施应包括:首先,加强统筹规划,坚持集中连片开发,单体项目规模应不低于100万千瓦;其次,送出系统工程由电网负责投资,成本纳入输配电价;第三,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重点产品与项目的开发,实现跨越式创新;第四,成立海上风电发展促进基金,推动项目长期贷款利率降至3%以下;第五,调整对央企投资收益率的考核要求,如降到6%或更低。
广西发展海上风电后发优势明显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王禹民表示,我国海洋线长,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海上风电是近年来全球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有力抓手,对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增加能源供应,保证能源安全,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和应用国,海上风电建设成效显著,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海上风电新增容量最大的市场。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4月,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1042万千瓦。
王禹民指出,广西是我国沿海省份中为数不多的海上风电开发处女地,拥有大规模近海风能资源尚未开发,后发势力明显。“广西毗邻东盟,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具有天然优势。与此同时,东盟国家大多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电力需求旺盛,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空间巨大。且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拥有丰富的岸线资源即海上风能资源。目前,除越南正在开发个别海上风电项目外,其他国家均未开发海上风电项目。以北部湾为基础,打造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海上风电交流平台,积极引导国际企业加强与东盟国家进行海上风电开发,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王禹民指出,当前,海上风电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要坚定信心,曲折的道路通向光明的前景。在装机规模不断扩大,供应链逐步完善,以及管理机制水平持续提升的情况下,海上风电的市场竞争力会不断提高,产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将为能源清洁转型发挥更大的作用。
广西将大力发展包括海上风电在内的新能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胜杰指出,广西地处中国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份,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广西的发展。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赋予了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广西时,提出广西在新发展阶段“闯出新路子、展现新作为、迈出新步伐和彰显新担当”的“四个新”总要求,明确广西要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大力发展向海经济。
近年来,随着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能源消费保持高速增长,电力需求增长超过预期,保障能源安全供应面临新形势。“为落实中央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十四五’期间,广西将大力发展包括海上风电在内的新能源,这是保障自治区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途径。”黄胜杰表示。
广西十分重视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提出要培育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海上风电产业,以风电开发和配套产业链建设为重点,带动风电装备制造业及海上风电服务业集群发展,促进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广西同时享有沿海、沿边、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和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发展政策,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希望风电上下游产业一起落户到广西。”黄胜杰如是说。(林 楚)
- 06-15山东省实现海上风电“零..
- 12-01大风机+大基地 GE助力..
- 10-23美孚首台海上风电服务船..
- 11-28?威图:紧扣“海上风电..
- 03-20英中海上风电研讨会在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