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上半年我国持续提升能源供给能力

日期:2022/08/17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2022年上半年,能源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把能源安全保供放在首位,妥善应对疫情影响和国际能源市场变化,持续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多措并举增加供应能力,有力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近日,国家能源局召开3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上半年能源形势、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并就国家能源局在煤炭保供稳价工作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

上半年能源供需总体平衡

“2022年上半年,能源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把能源安全保供放在首位,妥善应对疫情影响和国际能源市场变化,持续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多措并举增加供应能力,有力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在新闻发布会上总结了我国上半年能源运行呈现的三大特点。

一是能源消费短期下行后回升态势明显。上半年,能源消费出现短期波动。一季度能源消费延续了去年增长态势,但3月下旬以后能源消费开始下行。4月和5月全社会用电量、煤炭和天然气消费连续两月同比下降,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转正至4.7%,煤炭和天然气消费降幅收窄。

从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看,用能回升势头明显,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用电量同比增速分别于5月和6月由负转正。6月,长三角、京津冀地区用电量同比增速较4月分别提高11.4个、11.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用电量同比降幅较4月收窄5.8个百分点。

二是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持续提升。能源行业全力以赴增加能源生产供应,并组织能源进口。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1—6月,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4.0%和4.9%。持续推进煤矿先进产能建设和释放,今年以来增加煤矿产能7890万吨,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1.0%。煤电企业克服困难,全力保障电力供应,今年以来未出现拉闸限电。截至6月底,全国统调电厂电煤库存1.7亿吨,同比增长51.7%,可用天数达29天,保持较高水平。

上半年,进口原油、天然气分别达到2.5亿吨和744亿立方米,进口规模总体保持稳定,进口煤炭1.15亿吨。在增强化石能源保障能力的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装机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83%,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1亿千瓦。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0.3%、7.8%和13.5%。

三是能源领域有效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国家能源局抓紧推动实施一批能源项目,核准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陆丰等3个项目6台核电机组;投产10台水电和抽水蓄能机组;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建设,第二批基地项目清单也已经印发;加大协调力度推进“三交九直”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张北-胜利特高压交流工程已具备核准条件;中俄东线南段安平-泰安段提前贯通。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1—6月全国新增130万台充电桩,是去年同期的3.8倍。统筹推进加氢网络建设,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成加氢站超270座。今年上半年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5.9%。

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持续向好

在新闻发布会上,除了总结上半年能源供需总体形势外,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对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也做了细致梳理。

2022年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5475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0%。其中,水电新增941万千瓦、风电新增1294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3088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152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新增装机的13.6%、18.7%、44.7%和2.2%。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18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4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42亿千瓦)、风电装机3.42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3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3950万千瓦。

可再生能源在装机规模稳步扩大的同时,发电量也在稳步增长。2022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25万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持续保持高利用率水平。2022年上半年,全国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约98.6%,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5.8%,较上年同期降低0.6个百分点;全国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97.7%,较上年同期降低0.2个百分点。

水电方面,2022年上半年,全国新增水电装机941万千瓦。截至6月底,水电装机4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42亿千瓦)。上半年,全国水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691小时,同比增加195小时。全国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约98.6%,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风电方面,2022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294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1206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27万千瓦。截至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3.42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3.16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2666万千瓦。全国风电利用小时数1156小时,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5.8%,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青海、新疆风电利用率同比显著提升,分别达到93.5%和93.8%,同比分别提升5.3个和1.5个百分点。

光伏发电方面,2022年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088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1123万千瓦、分布式光伏1965万千瓦。截至2022年6月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3.36亿千瓦。2022年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利用小时数623小时,同比增加7小时;利用小时数较高的地区为东北地区819小时、西北地区694小时,其中利用率最高的省份为黑龙江879小时、吉林834小时。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7.7%,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

生物质发电方面,2022年上半年,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152万千瓦,累计装机达3950万千瓦。累计装机排名前5位的省份是山东、广东、江苏、浙江和黑龙江,分别为410万千瓦、376万千瓦、295万千瓦、283万千瓦和251万千瓦。

煤炭保供稳价成绩显著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能源形势和较大的国内能源保供压力,国家能源局紧紧抓住电煤保供核心任务,全力以赴做好煤炭保供稳价工作,取得了产量显著提高、库存大幅提升,价格总体平稳且明显低于国际水平的良好效果。”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刘涛表示。

一是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煤炭产量21.94亿吨,同比增长11%,存煤处于历史同期高位,北方四港库存煤同比增长31%。

二是煤炭价格总体平稳,秦皇岛7月5500大卡动力煤年度长协价格719元/吨,较年初下降6元/吨,比长协煤最高限价770元/吨低51元/吨,稳住了电煤供应的基本盘。燃煤电厂综合到厂价明显低于国际水平,减轻了电厂经营压力,为稳物价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督促有关方面做好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兑现,近日国家能源局已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工作,督促煤炭企业提高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兑现率,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提高电煤稳定供应水平。”刘涛如是说。(林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