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可再生能源是减排不减生产力的重要支柱

日期:2022/09/06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碳排放是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是碳排放的主体,所以应对气候变化就必须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推动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

“预计到2030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增长4倍,到2050年风电装机容量将增加15倍,光伏发电容量将增加20倍。”8月27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在“碳中和经济”论坛上表示。

当前,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近年以来,世界多个地方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对能源供给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碳排放是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是碳排放的主体,所以应对气候变化就必须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推动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李创军指出,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各国竞相角逐、争相投入的一个重要领域,成为新一轮能源革命和科技产业革命的主战场,发展可再生能源有重大的意义,是减排不减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的支柱。

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三五”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在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之下,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由并跑到领跑,由先行军成长为生力军,进而成长为主力军的跨越式发展。

一是开发规模持续扩大。十八大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年均保持13%的增长速度。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规模已经突破了11亿千瓦,到今年7月底,水电装机容量达到了4亿千瓦,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目前均为3.4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将近4000万千瓦。水电、风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都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近25000亿千瓦时,是2015年的1.8倍,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了29.9%。

二是可再生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不断地提高。目前,风电已经形成了低风速、低温、高原、海上等多条成熟技术路线,机组大型化趋势明显。光伏也实现了电池效率的持续提升,量产的单晶硅电池转化效率达到23.1%,电池转化效率多次刷新世界记录。

三是形成了完备的全产业链,风电、光伏在全球产业链的竞争中优势十分明显。

四是开发利用规模、经济性不断提升。新能源开发利用成本不断下降,以光伏为例,目前光伏发电单位千瓦造价在4000元左右,只有2010年的20%,上网电价也从2008年每千瓦时4元左右,降到目前每千瓦时0.3元,降幅超过90%。

五是可再生能源政策体系也日益完善。现在已形成以《可再生能源法》为基础,以战略规划、产业政策、标准体系和监管规则体系为补充的一套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体系。

推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李创军总结了这一阶段的4个鲜明特征:一是大规模发展。在“十三五”跨越式发展基础上,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进一步提高。二是高比例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将由电力消费增量的补充转变成增量的主体,在整个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不断提升。三是市场化发展。从2021年开始,我国取消可再生能源补贴,未来市场化发展将成为新能源发展的主要发展方式。四是高质量发展。可再生能源既要实现大规模开发,同时也要实现高水平消纳,保证整个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李创军指出,“十四五”时期,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方式有4个:以区域布局优化发展、以重大基地支撑发展、以示范工程引领发展、以行动计划落实发展。

第一,在以区域布局优化发展方面,对全国各个地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三北”地区优化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开发;在西南地区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开发;在中东南部地区重点推动风电和光伏就地、就近开发;在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进海上风电的集群化开发。

第二,以重大基地支撑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把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型风光电基地的开发建设作为“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力推动、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为基地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目前,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光电基地装机规模大概1亿千瓦,第一批基地现在已经全部开工建设,第二批基地项目清单已印发,目前,各地正在抓紧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第三批基地项目正在组织谋划中。

李创军透露, “十四五”期间,将规划建设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和五大海上风电基地,其中陆上新能源基地包括新疆可再生能源基地、黄河上游可再生能源基地、河西走廊可再生能源基地、黄河几字湾可再生能源基地、松辽可再生能源基地、冀北可再生能源基地和黄河中下游绿色能源廊道可再生能源基地。

五大海上风电基地是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粤东和北部湾海上风电基地,在这5个地方规划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集群化基地,实现集中连片开发。预计到2025年,五大海上风电基地新增并网规模将超过200万千瓦,新增海上风电开工规模将超过4000万千瓦。

第三,以示范工程引领发展。“十四五”期间,将谋划建设一批示范工程,包括技术创新示范工程、开发建设示范工程和高比例应用示范工程。其中,技术创新示范主要开展深远海风电、新型高效电池、光伏户外认证、地热能发电、中深层地热供暖工程建设。开发建设示范主要包括光伏治沙、光伏廊道、海上能源岛、生物天然气示范、生物质发电市场化示范、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中小型抽水蓄能示范工程。高比例应用示范主要包括发供用高比例新能源示范、绿色能源示范县、村镇新能源微能网示范、农村能源革命试点示范工程。

第四,以行动计划来落实发展。 “十四五”时期,将重点开展九类行动计划,包括城镇屋顶光伏行动、“光伏+”综合利用行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新能源电站升级改造行动等。

完善政策机制

“为了保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为可再生能源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李创军指出,一是要深化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二是要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强化消纳责任权重引导,加强消纳责任权重评价考核,建立健全消纳长效机制。三是要完善可再生能源市场化发展机制,健全开发管理机制,完善全额保障收购制度,完善价格行动机制和补偿机制,构建市场交易机制。四是建立健全绿色能源消费机制,主要是完善绿色电力证书制度,今后绿色电力证书将成为消费可再生能源主要的依据和证明,也是扩大可再生能源消纳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行业各方面的力量抓好政策落实,为整个新能源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行业的贡献。”李创军如是说。(林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