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成效明显

日期:2022/12/06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国家发展改革委从非石化能源加快开发利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取得积极进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和能源转型支撑保障不断加强这4个方面,总结了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所取得的明显成效。

“能源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誓两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积极稳妥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取得显著成效。”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总结“碳达峰十大行动”进展中,重点梳理了我国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面取得的成绩。

国家发展改革委从非石化能源加快开发利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取得积极进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和能源转型支撑保障不断加强这4个方面,总结了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所取得的明显成效。

第一,非化石能源加快开发利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从以下3个方面总结了我国在加快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一是新能源保持较快增长。我国制定实施了以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规划总规模约4.5亿千瓦,目前第一批9500万千瓦基地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印发第二批项目清单并抓紧推进前期工作,组织谋划第三批基地项目。稳步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试点累计备案规模6615万千瓦。有序推进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粤东和北部湾等海上风电基地建设。2020年以来,新增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连续两年突破1亿千瓦。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截至今年7月底,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3967万千瓦。

二是常规水电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动金沙江上游、雅砻江中游、黄河上游等重点流域水电规划和重大水电工程建设。乌东德、两河口水电站全面投产,白鹤滩水电站今年8月底前建成投产10台机组,金沙江旭龙水电站项目已于今年6月上旬核准建设。2021年以来至今年6月,常规水电开工600万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6亿千瓦左右,比2020年增加约2000万千瓦,“十四五”期间新增4000万千瓦的目标已完成近50%。

三是核电保持平稳建设节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进核电建设。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等在建工程,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推进建设。2021年1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5号建成投产。截至今年7月,我国在运在建核电机组共77台,装机规模8335万千瓦。

第二,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取得积极进展。近年来,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成效显著。一是持续深化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我国充分发挥煤炭煤电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撑保障作用。2021年,煤电以不足50%的装机占比,生产了全国60%的电量,承担了70%的顶峰任务。全面实施煤电节能降碳、灵活性和供热改造“三改联动”,2021年已完成改造2.4亿千瓦,今年将继续实施改造2.2亿千瓦,为实现“十四五”累计改造6亿千瓦的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深入推进油气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油气勘探开发7年行动计划,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2021年原油产量1.99亿吨、连续3年企稳回升,天然气产量2076亿立方米、增量连续5年超百亿立方米。加快推进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2021年页岩油产量240万吨,页岩气产量230亿立方米,煤层气利用量77亿立方米,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三是加快实施终端用能清洁替代。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推动工业、交通、建筑和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持续提升电气化水平。深入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加快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稳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一是我国跨省区电力资源配置能力稳步增强。建成投产雅中-江西、陕北-武汉、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等跨省区输电通道,加快推进白鹤滩-浙江、闽粤联网直流工程以及南阳-荆门-长沙、驻马店-武汉等跨省区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三交九直”跨省区输电通道。协调推进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接入电网。截至2021年底,全国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达到2.9亿千瓦,比2020年底提高2000万千瓦。

二是我国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明显提升。推进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截至2021年底,实施灵活性改造超过1亿千瓦。制定印发《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推动各省制定实施方案和“十四五”项目核准工作计划,加快推进生态友好、条件成熟和指标优越的项目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抽水蓄能装机达到4200万千瓦。出台《“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新型储能多元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推动具备条件的气电项目加快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天然气发电装机约1.1亿千瓦,比2020年增加1000万千瓦左右。指导各地做好需求侧响应,有效减少尖峰负荷需求。

第四,能源转型支撑保障不断加强。国家发展改革委从3个方面梳理了我国能源转型支撑保障得到不断加强的表现。一是加快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多项重大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我国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建成单机容量全球第一的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多次刷新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1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大规模储能和氢能等一批能源新技术研发应用取得新进展。完善创新机制,制定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修订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评定和评价办法,组织开展“十四五”时期第一批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遴选认定。

二是不断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印发实施《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批复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实施方案。积极稳妥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山西等6个第一批电力现货试点地区开展不间断结算试运行。开展新能源领域增量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确定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健全完善煤价、电价和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放开煤电上网电价,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推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

三是进一步完善能源转型政策保障。印发实施《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做好碳达峰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出台《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系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作,形成政策合力。加强重点难点问题研究,组织有关方面深入开展能源转型路径研究。

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从国情实际出发,坚持以立为先、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基础上积极有序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产业链减碳,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强化能源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林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