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发布《2022年移动物联网发展报告》
在近日于江苏无锡举办的首届移动物联网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发布了《2022年移动物联网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当前我国已初步构建NB-IoT(窄带物联网)、4G(含Cat1)和5G协同发展的综合生态体系。
移动物联网是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物联网技术和应用,通过多网协同实现万物互联、连接泛在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
《报告》表示,移动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和传统基础设施融合,提升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信息基础设施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我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16.98亿户,较移动电话用户的16.78亿户多出2000万户,移动物联网连接数首次超出移动电话用户数,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物超人”的国家。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和移动用户数的比值已达到102%,远高于美国(56.7%)、日本(24.3%)、德国 (17.5%)、韩国(24.6%)、法国(38.9%)、印度(1.1%)等其他主要经济体。
《报告》分析,上述比值反映出本地区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越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的程度,反映出本地区移动物联技术在产业发展、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应用水平,也反映出5G等移动物联技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的具体水平。随着我国进入“物超人”时代,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
《报告》还指出,当前移动物联网正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促进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带动产业实力不断提升的新力量。《报告》概括了我国移动物联网发展的三大进展。
一是多网协同格局初步建立,面向物联能力持续增强。我国已经初步形成NB-IoT、4G和5G多网协同发展的格局,网络覆盖能力持续提升。截至2022年9月,我国NB-IoT基站数达到75.5万个,实现全国主要城市、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4G基站总数达到593.7万个,城镇地区实现深度覆盖;5G基站总数达到222万个,实现5G独立组网(SA)规模部署,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和96%的乡镇镇区;部署超7900张5G行业虚拟专网,为移动物联网应用创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NB-IoT、4G和5G应用创新活跃。NB-IoT已形成水表、气表、烟感、追踪类4个千万级应用,白电、路灯、停车、农业等7个百万级应用,以及其他更多新兴应用。凭借4G的良好覆盖和基站的无缝对接,4G Cat1可满足中低速率、低成本的需求,在价格和功耗方面极具优势,自2019年底开始出货量迅速增长。此外,5G应用创新活跃,并且应用成熟度大幅提升。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的参赛项目数量大幅增长,突破2.8万个,其中一半以上为“商业落地”和 “解决方案可复制”项目。
三是5G RedCap(即轻量级5G终端)获得多方关注。工信部等十部门印发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指出,加快弥补产业短板弱项,加快轻量化5G芯片模组的研发及产业化,进一步提升终端模组性价比。目前,产业界正在共同推进RedCap商用逐步走向成熟。
《报告》总结,当前移动物联网持续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以NB-IoT满足大部分低速率场景需求,以4G Cat1、5G RedCap(R18)满足中等速率物联需求和话音需求,以4G Cat4、5G RedCap(R17)满足中高速率场景需求,以5G NR技术满足更高速率、低时延联网需求。未来,移动物联网将向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发展,迈入百亿物联发展征途,量质并举,助力数字社会高质量发展。(夏小禾)
- 12-062021年物联网示范项目征..
- 11-10《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
- 10-19安森美将在中国国际物联..
- 10-18物联网新基建三年行动计..
- 06-15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