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35年我国核电占比将达10%

日期:2024/04/22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蓝皮书》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联合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共同主编,全面总结了2023年中国核能行业的发展成果,并针对当前行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提出了政策建议。

 “预计到2035年,核能发电量在中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10%左右,与当前的全球平均水平相当,相应减排二氧化碳约9亿吨;到2060年,核电发电量占比达到18%左右,与当前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相当。”近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

此次论坛还发布了《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联合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共同主编,全面总结了2023年中国核能行业的发展成果,并针对当前行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提出了政策建议。

《蓝皮书》显示,我国核电产业安全有序加快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共55台,总装机容量5703万千瓦,居全球第三;在建及已核准核电机组38台,总装机容量4480万千瓦。2023年,中国核电机组发电量为4334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占全国发电量的4.86%,仅占当前全球平均水平的50%,年度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3.4亿吨。

据了解,当前我国已形成自主化三代压水堆“华龙一号”“国和一号”国产化品牌,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快堆以及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先进核电技术。自主化三代核电技术已全面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华龙一号”在国内外已有5台机组投入商运、在建机组共13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已于2023年底投入商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在小型反应堆方面,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反应堆厂房主体结构已全部施工完成,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泳池堆、低温供热堆、一体化供热堆等小型反应堆在研发设计方面已开展大量工作。

核技术应用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全面布局并推动医用同位素自主化生产设施和能力的建设,力争2024年至2025年实现碳-14、碘-131等主要医用同位素的自主化生产与供应;稳定同位素镱-176、公斤级钼-100生产实现自主化突破;加速器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取得新突破。

我国多地正在积极拓展核能利用。预计到2030年、2060年,核能供暖规模有望分别达到1.5亿平方米、15亿平方米;核能在实现绿色低碳供暖、供气、海水淡化和制氢等综合利用方面均有较好的市场空间。

此外,《蓝皮书》还显示,2023年,核能行业管理与安全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原子能法列入立法计划;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修订工作和核损害赔偿法立法研究工作,以及《核电管理条例》等制修订工作。核能行业管理水平、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持续提升,核应急管理不断完善、核安保与核材料管制进一步加强,核能行业交流更加广泛。

《蓝皮书》在总结我国核电行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蓝皮书》指出,尽管中国核电装机规模持续增长,但仍然存在与实现“双碳”目标要求不匹配的问题,现有核电建设布局尚不能适应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同时核能综合利用尚未形成产业规模。因此,稳定保持核电核准节奏,持续核电规模化发展,以及优化核电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中国投入商运的核电机组主要分布在沿海的8个省份(自治区),内陆地区的核电机组建设尚未启动。受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影响,一些原本计划在内陆建设的核电项目,如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和江西彭泽等,目前仍处于搁置状态。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表示,我国在运和在建核电机组目前全部在东部沿海地区。未来,考虑到资源条件和能源需求,确保受端电网具备坚强的电压支撑能力,需要优先在东部发展核电,推进沿海厂址建设。

他预计,到2030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核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发电量占比达到18.5%;到2035年,核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9亿千瓦,发电量占比达到26%。其中,福建为55%、浙江36%、辽宁34%。

舒印彪认为,我国中部地区位于能源供应的末端,水电资源已开发,在运煤电机组多,风光资源不具备基地型开发条件,核电成为实现能源可持续供应和替代煤电的较好选择,将对保障中部省份持续增长的用电需求、优化电源结构起到重要作用。

在西北地区,舒印彪建议,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应探索将核电作为支撑电源,与风光火储实现多能互补一体化开发运行,推动能源基地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和外送输电通道建设,持续提升输电能力和输电效率。

除了建议优化核电建设布局,《蓝皮书》还呼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将核电纳入绿色低碳政策体系,以充分发挥其清洁低碳属性。

目前,为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国内已建设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了绿证交易和绿电交易试点等工作。“但现有绿色低碳交易体系均未将核电纳入其中,核电的清洁低碳属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蓝皮书》称。

《蓝皮书》建议,一是在制定“双碳”配套政策体系时明确核电清洁低碳的属性及具有可再生能源的类似属性定位;二是尽快建立适用于核电低碳电力的证书体系,适时与绿电证书并轨;三是推动新一代先进核能系统及小堆项目通过CCER进入碳市场;四是加强与IAEA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法国等核电大国的合作,共同推动核能作为低碳能源消费的国际互认。(刘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