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2024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一季度,全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稳中向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
在电力消费需求方面,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3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增速与上年四季度基本持平。其中,1—2月、3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1.0%和7.4%。2月气温明显偏低、闰年因素、上年同期基数较低是前两个月电力消费实现两位数增长的重要原因。
中电联从5个方面总结了一季度我国电力消费呈现的特点。
一是第一产业用电量延续快速增长势头。一季度,第一产业用电量289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1.2%;用电量同比增长9.7%,延续了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势头,农林牧渔业领域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一季度,渔业、畜牧业、农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6.0%、11.1%和6.4%。
二是第二产业用电量较快增长,制造业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领先。一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1.5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4.4%,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3.8%。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3%,分大类看,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5%,增速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7.1个百分点,制造业延续转型升级趋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9.6%,其中,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69.4%;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15.3%。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3%。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4%。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7%,其中,水泥制造用电量同比下降11.9%。其他制造业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2%,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用电量增速领先,同比增长16.1%。
三是第三产业用电量延续快速增长势头。一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42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18.1%,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5.5%。一季度,批发和零售业(22.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9.6%)、住宿和餐饮业(17.4%)用电量增速超过15%。电动汽车高速发展,拉动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0.1%。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快速发展带动下,一季度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33.4%。
四是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实现快速增长。一季度,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7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增速比上年一季度以及上年四季度均有大幅提升;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16.2%,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9.5%。2月,全国平均气温比上年同期偏低2.1摄氏度,拉动采暖用电快速增长,当月全国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24.0%。
五是全国所有省份用电量均为正增长,东、西部用电量增速领先。一季度,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0.0%、9.0%、10.4%和5.9%。全国所有省份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均为正增长,其中,新疆(17.7%)、西藏(16.8%)、安徽(15.2%)3个省份同比增速超过15%;海南、内蒙古、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和贵州用电量同比增速超过10%。
在电力生产供应方面,截至3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9亿千瓦,同比增长14.5%;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比重达到54.8%。从分类型投资、发电装机增速及结构变化等情况看,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一是电力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国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完成投资合计2131亿元,同比增长10.1%。分类型看,电源完成投资1365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的比重为86.1%。电网完成投资766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直流工程投资同比增长30.4%;交流工程投资同比增长9.7%。
二是非化石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占总新增装机比重达九成。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6943万千瓦,同比多投产1342万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6376万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为91.8%。截至3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9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6.4亿千瓦,同比增长24.8%,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4.8%,比上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比上年底提高0.9个百分点。电力装机延续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分类型看,水电4.2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5254万千瓦。核电5691万千瓦。并网风电4.6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4.2亿千瓦、海上风电3803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6.6亿千瓦。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规模在3月底达到11.2亿千瓦,同比增长39.3%,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37.3%,比上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比上年底提高1.3个百分点。火电14.0亿千瓦,其中煤电11.7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9.0%,同比降低4.2个百分点。
三是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2.2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其中,规模以上电厂火电、水电和核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6.6%、2.2%和0.6%。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3.8%,占总发电量比重为35.0%,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加991亿千瓦时,占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量的47.6%。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接近六成,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电源,在迎峰度冬用电高峰期,叠加枯水期水电出力低迷,煤电充分发挥了兜底保供作用,为电力消费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是火电、水电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提高。一季度,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844小时,同比降低24小时。分类型看,水电555小时,同比提高11小时。火电1128小时,同比提高31小时。其中,煤电1192小时,同比提高34小时;气电581小时,同比提高31小时。核电1828小时,同比降低36小时。并网风电596小时,同比降低19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279小时,同比降低24小时。
五是跨区、跨省输送电量同比增长。一季度,全国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5402千米,同比少投产208千米;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交流)3878万千伏安,同比少投产395万千伏安。一季度,全国完成跨区输送电量19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其中西北外送电量7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占全国跨区送电量的39.8%。一季度,全国完成跨省输送电量42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其中,内蒙古、山西输出电量规模均超过400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3.7%和7.1%。
在总结全国电力供需情况时,中电联指出,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力行业企业全力以赴抓好保电保暖保供工作,全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1月部分时段全国出现大范围寒潮天气,多地出现大幅降温,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华北、华东、南方等地区部分省份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偏紧,通过源网荷储协同发力,守牢了民生用电安全底线。(杨 歌)
- 02-27中电联:2024年全国电力..
- 11-14前三季度我国电力系统安..
- 08-092023年上半年我国电力供..
- 02-132022年我国电力供需总体..
- 11-01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力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