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上半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全年增速预计在5%以上

日期:2024/08/07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展望全年,机械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信心与决心仍在……预计今年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有进的总体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预计在5%以上。”中国机械联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在会上对下半年机械工业走势作出预判。

8月7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在京召开2024 年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发布会。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二季度稳定发展态势仍然稳固,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展望全年,机械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信心与决心仍在……预计今年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有进的总体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预计在5%以上。”中国机械联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在会上对下半年机械工业走势作出预判。


产销平稳向好

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末,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13万家,较上年6月末增加1.1万家,占全国工业的25.8%,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资产总计达37.6万亿元,同比增长6.8%,占全国工业的21.8%,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在产业规模继续扩大的同时,增加值增速总体稳定。”罗俊杰说,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略高于全国工业0.1个百分点,但低于制造业0.4个百分点。

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汽车行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加值同比增长9.8%;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和仪器仪表行业增加值增速放缓,分别为2.8%、2.1%、4.7%和5.2%。

投资方面,在经历连续3年的两位数快速增长后,2024年以来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上半年,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与上年比增速明显放缓。

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中,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投资增速较高,分别为14.0%和12.6%;汽车、电气机械和仪器仪表投资增速较低,分别为6.5%、3.5%和4.5%。五大行业除电气机械外,投资增速均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9%)。

从产品产销情况看,上半年重点监测的122种机械产品中,75种产量同比增长,占比61.5%;47种产量同比下降,占比38.5%。今年以来,累计产量同比增长的产品比重保持在55%之上,好于上年水平。

重点产品产销特点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汽车产销保持两旺。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其中,新能源汽车继续高歌猛进,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0%。

二是在清洁能源与智能电网建设带动下,电工装备生产持续高位。上半年,发电机组产量11109万千瓦,同比增长14.4%;太阳能电池产量28629万千瓦,同比增长17.8%。

三是设备投资提速带动加工装备增长。上半年,金属切削机床产量33.3万台,同比增长5.7%;工业机器人产量28.3万套,同比增长9.6%。

四是工程机械生产低位回稳。上半年挖掘机产量14.9万台,同比增长7.7%,其中6月产量同比增长22.2%;从5月到6月,装载机、混凝土机械的产量同比先后由负转正。

五是受益于市场回暖,服务于消费领域的产品产量持续回升,服务机器人和包装专用设备产量分别增长22.8%和7.8%。


贸易稳中有进

“今年以来,机械工业对外贸易延续上年较好态势。”罗俊杰介绍,据海关数据汇总,上半年,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579.4亿美元,同比增长4.1%,占全国货物贸易的18.7%。

其中,进口额1433.9亿美元,同比下降0.1%,占全国货物贸易的11.2%;出口额4145.5亿美元,同比增长5.6%,占全国货物贸易的24.3%;实现贸易顺差2711.6亿美元,同比增长8.9%,占全国货物贸易顺差的62.3%。

从贸易伙伴看,上半年,机械工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5.7%和7.4%;对东盟国家进、出口进一步向好,同比分别增长6.7%和11.5%;对欧盟国家进口持平、出口下降3.5%。

对前三大出口贸易伙伴——美国、俄罗斯和德国出口额均实现同比增长,增速分别为2.0%、3.8%和1.3%;对越南、老挝、柬埔寨等部分东南亚国家,以及墨西哥、巴西等部分拉丁美洲国家,出口增势显著,增长幅度在20%到68%不等。

对前三大进口贸易伙伴——日本、德国和韩国进口额均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0.5%、13.0%和0.5%;对荷兰、捷克、奥地利等部分欧洲国家,以及新加坡、越南等部分东南亚国家,进口增势明显。

“从产品看,出口方面,主机、整机类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好增长态势,通用机械、零部件类产品出口企稳回升。”罗俊杰列举了一系列数据。

上半年,汽车出口282.6万辆,同比增长25.8%;其中电动汽车出口109.8万辆,同比增长35.0%;汽车仪表出口量增长106.9%。工程机械中,挖掘机出口10.9万台,同比增长5.6%;叉车出口154.6万台,同比增长9.8%,尤其是电动叉车出口同比增长18.0%。农业机械中,大中型拖拉机出口3.3万台,同比增长10.8%;种植机械、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植保机械等农机产品出口量增速均在40%以上。通用机械和零部件中,泵、压缩机出口量分别增长14.7%和26.4%,轴承、紧固件、弹簧和密封件出口量分别增长8.3%、16.4%、25.9%和14.2%。

此外,电工产品中,工业锅炉出口50.7万台,同比增长94.1%;重型机械中,起重机出口12.9万台,同比增长19.8%;服务消费领域的照相机出口1392.4万台,同比增长4.2倍;数字印刷设备出口5.1万台,同比增长83.8%;食品加工机械、包装专用机械的出口量均增长20%以上。

进口方面,拖拉机、牵引车、挖掘机、铲土运输机械、照相机、压缩机、发电机组、汽轮机和专用汽车等产品进口额增势明显。


机遇大于挑战

此次会上,中国机械联还发布了机械工业景气指数。该指数涵盖生产、投资、外贸、经济效益等多个维度,综合反映机械工业的运行情况。

受上年基数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机械工业景气指数呈回落趋稳态势,2月景气指数较高为106.6,此后逐月回落,回落幅度逐渐减小、趋于稳定,至6月为103.0,各月景气指数均位于景气区间。

展望下半年,中国机械联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正在增多。当前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政治纷争和军事冲突多点爆发,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动能不足。发达经济体对供应链多元化诉求提升,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越来越多的机械产品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目标,大国间在关键领域的博弈加剧。国内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等问题。

“但我国经济总体长期回升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机械工业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继续集聚增多。”罗俊杰强调,有利因素主要来自4个方面。

第一,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再次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挖掘内需潜力,不断增强新动能新优势,增强经营主体活力,稳定市场预期,增强社会信心。政策效应叠加发力,将继续改善机械工业发展环境,释放市场潜力,增强发展信心,为行业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动力。‌

第二,《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及其配套措施已落地实施,部署了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和标准提升四大行动。近日,我国又出台了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为机械工业释放有效的市场需求。

“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对机械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政策刚发布不久,具体成效体现还需要一定时间,”中国机械联党委常委、专家委副主任陈斌说,“我们建议这样的政策要有一定持续性,至少持续3年以上。”

第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包括机械工业在内的整个工业经济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发展方向。随着有关政策措施的不断细化落实,机械工业将迸发更大发展动力,激发更大发展潜能。

第四,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机械工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和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产业基础不断稳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提升,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罗俊杰表示,总的来看,机械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综合判断,预计今年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有进的总体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预计在5%以上,对外贸易保持基本稳定。(何珺)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