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电行业蓬勃发展 国家能源局规划未来高质量发展路径
近日,2024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北京召开。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代表崔广胜出席大会并发表致辞,分享了当前中国风电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及未来发展规划。
崔广胜指出,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作为全球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风能专业展会之一,已经成为中外风能产业思想碰撞交流、产品和技术展示的重要平台。今年,参会人次、展览面积、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充分反映了全球风电行业的良好发展势头。
近年来,中国风电行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我国风电发展进一步提质增效。截至今年7月底,风能、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已突破12亿千瓦,提前约6年半实现了达到12亿千瓦的目标。今年以来,我国风电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装机规模持续增长,发电量不断提升,海上风电平稳推进,风电“走出去”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风电装机规模持续增长。据统计, 1—8月,全国风电新增装机达到3361万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69万千瓦。截至8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已达到4.7亿千瓦,同比增长20%。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风电装机总量成功突破5亿千瓦大关,这标志着中国风电事业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里程碑阶段。
其次,风电发电量也在持续提升。1—8月,全国风电发电量达到63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风电发电量在全国发电总量中的占比已超过10%,即每发10千瓦时电中就有1千瓦时电是由风电提供的。风电已成为我国第三大电力来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海上风电方面,发展同样平稳推进。今年前8个月,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达到200万千瓦,同比增长58%。截至8月底,全国海上风电装机总量达到3868万千瓦,产业发展呈现出平稳有序的良好态势。
此外,中国风电在国际化进程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已向5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接近156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在全球新增装机排名前15的整机企业中,有10家来自中国。这一成绩是全体风电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充分展示了中国风电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崔广胜强调,当前中国风电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大基地建设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开发渐入佳境,乡村风电开发正当其时,国际市场多面开发,“风电+”创造无限可能。面对这一良好态势,国家能源局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促进风电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国家能源局将全力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这被视为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国家能源局将加大调度督导力度,及时研究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确保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能够按期投产运营。
其次,海上风电开发建设也将得到稳妥推进。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国家能源局将紧密围绕“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所明确的海上风电基地建设重点任务,稳步推进深远海海上风电的开发建设,旨在进一步提升海上风电的产业竞争力,并为全球海上风电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此外,国家能源局还将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这一行动是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与实现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结合,意义重大。前期,国家能源局已印发相关通知和总体方案的编制大纲,要求各地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未来,国家能源局将携手各方共同推进驭风行动,确保取得实效。
在风电绿证消费方面,国家能源局也积极给予支持。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以绿证为基础的绿色电力消费制度体系,绿证的权威性和唯一性得到不断强化,其认可度和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据统计,今年8月我国交易风电绿证达1186万张,约占全部交易量的一半。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风电累计核发绿证6.8亿张,占全部已核发绿证的37%。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继续培育绿证市场,以更好地体现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绿色环境价值,推动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最后,国家能源局强调携手并进推进风电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各国风电行业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提升全球风电供应链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性,更好地推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只会阻碍市场增长,导致成本上升,危及能源转型目标的实现。因此,国家能源局建议各国努力构建公正、合理、开放、无歧视的贸易制度规则体系,为所有企业提供公平的市场准入机会,实现互利共赢。
崔广胜表示,中国风电行业取得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是全行业共同努力和国际社会通力合作的结果。他希望全体风电人能够借本次大会的契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推动中国风电再上新台阶、再攀新高峰。(林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