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风电行业步入新发展阶段
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近日圆满落幕,这场汇聚了全球风电领域近千家顶尖企业的盛会,不仅是一次技术与产品的展示盛宴,更是一个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高端对话平台。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标志着风电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影响力,也为中国风电行业步入新发展阶段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为期3天的展览和论坛中,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围绕风电行业的未来趋势、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他们共同把脉风电行业的发展脉搏,探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以更加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方式推动风电行业的发展,为全球的绿色能源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成就与挑战并存
2024年,对于中国风电行业而言,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了5亿千瓦大关。从最初的跟跑,到如今的领跑,中国风电行业实现了华丽转身,为全球风电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然而,在承担起能源领域主体责任、步入新发展阶段的同时,风电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难。近年来,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内卷现象日益严重,价格战与质量问题频发,对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有效化解这些问题,确保风电行业顺利达成30亿千瓦装机的长远目标,成为行业内外热议的焦点话题。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原副司长史立山在大会上指出,中国风电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装机容量增长了1000倍,单机容量增长了30多倍,整个产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然而,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长,风光发电简单并网的时代已经接近尾声。风电行业需要实现从注重产业体系培育向解决风电波动性问题、从简单并网模式向具备独立供能系统的转变。在此过程中,风电与储能及氢、氨、醇等新型能源的结合将至关重要。
史立山进一步分析指出,风电行业内卷现象严重的原因在于风机选择的复杂性导致投资者难以判断优劣,往往倾向于选择最低价风机。这不仅导致了价格战频发,还使得一些质量不过关的产品流入市场,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建议制定风电设备采购或招标导则,明确避免最低价中标,转而考虑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效益。同时,他还强调公开透明是解决行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质量与创新:风电行业发展的基石
在大会上,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曹志刚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风电行业未来的发展需要以质量为基石,加大创新与试验力度,稳固装备产业基础。同时,构建安全稳定的能源保障体系也至关重要。这需要强化储能、电网支撑及投资与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和研发力度,以把握风电发展的重大机遇。
针对风电行业的价格战困局,曹志刚提出了3点建议。首先,要提供全面的评价维度,不仅仅关注价格因素,还要综合考虑质量、性能、服务等各个方面的表现。其次,要营造自律有序的生态环境,通过行业公约和自律机制来规范市场秩序和竞争行为。最后,要在风电开发投资环节体现碳价值,即充分考虑风电项目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其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中国职工技术协会副理事长、电力专委会名誉会长、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毕亚雄则强调了供应链、产业链和生态圈协同发力的重要性。他认为,要解决风电行业的价格战问题,需要政府各部门正确认识风电产业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营造良性竞争环境,避免恶性内卷。同时,他建议借鉴国际欧佩克石油机制的经验和做法,制定合适的区域化风电发展规则和量价策略,以引导风电行业的健康发展。
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娄益民在大会上表示,风电作为新质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卷”的现象是正常现象。但是,“内卷”则是不健康的竞争方式。他建议正视“内卷”现象的存在,并通过行业公约等机制来引导行业回归健康发展轨道。同时,他还强调应关注风电全生命周期收益,而非仅仅关注短期价格竞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风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
明阳集团党委副书记刘连玉则分析了风电行业质量问题频发的原因。他认为,风机机型的快速更新是导致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内卷式”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质量要求。刘连玉指出,质量问题不仅与制造企业有关,也与发电建设企业密切相关。在制造和建设过程中,如果不按规划建设、不按标准施工,也容易导致风机在运营或建设过程中发生事故。因此,他呼吁风电行业要高度重视质量问题,加强质量监管和检测力度,确保风电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构建全球风电供应链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构建一条高效运作、稳定强劲的全球风电供应链,不仅是应对能源转型挑战的关键,也是推动风电行业可持续发展、确保清洁能源供应安全的必由之路。
弗兰德中国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勾建辉博士认为,中国风电行业的显著成就离不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推动。尽管当前面临地缘政治和全球化的挑战,但全球化仍然是推动中国风电行业发展的关键。他建议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应注重管理层和供应链的本土化,以适应客户需求,确保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
风电行业质量、技术专家李咏梅提出了构建全球稳定产业链的两大策略:一是业主与政府机构需为整机及部件企业提供合理盈利空间与良好发展环境,以支持技术创新与质量提升;二是整机与零部件企业应专注技术创新与严格质量控制,借鉴领军企业平衡质量与规模的发展策略。同时,她强调中国企业国际化需遵守国际规则,争取国际认证,注重产品品质与国际适应性。
随着展会的圆满落幕,风电行业再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成就与挑战并存的新阶段,风电行业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内卷现象、价格战、质量问题等挑战。通过制定风电设备采购或招标导则、强化质量监管和检测力度、营造自律有序的生态环境等措施,确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杨 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