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日期:2024/10/29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涵盖基础芯片、传感器、计算平台、底盘控制和网联云控等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人机交互等技术全球领先,线控转向和主动悬架等技术加快突破。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10月17日表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涵盖基础芯片、传感器、计算平台、底盘控制和网联云控等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人机交互等技术全球领先,线控转向和主动悬架等技术加快突破。

金壮龙是在当日举行的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开幕式上作出上述表述的。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由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于10月17—19日在北京召开。250多家国内外整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和机构参展,200多项新技术新产品亮相。

汽车产业加速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已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金壮龙介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400家,5家激光雷达企业销量进入全球前十,9家车企开发的有条件自动驾驶车型开展准入试点。同时,基础设施加速布局。全国50多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开放测试道路3.2万千米,完成约1万千米道路智能化改造,安装路侧单元8700多套。此外,我国的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与欧美、日本等合作开展多项自动驾驶制度法规制定。

在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举办期间,中国工程院还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这十大突破包括:基于大模型的汽车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智能化网联化融合成为重要技术路径,中央计算式新型架构开启产业实践,智能底盘提升整车操控和运动安全,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技术体系完善,车云数据闭环变革主流研发范式,组合驾驶辅助(L2级)规模化落地,L3级(也就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模式)及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加速,主要国家在立法方面取得关键进展,全球加速自动驾驶法规标准研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此次会上表示,面向未来,要集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市场创新主体,培育壮大新型零部件、新型基础设施等新质生产力,加强产业协同融合;要坚持走符合市场需求的发展道路,促进跨区域示范与多领域应用,破解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充分、技术堵卡点等问题;推进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技术研发,推进在汽车领域全面应用;推动全球汽车产业深化交流合作,为全球提供适应于多元化清洁能源、多样化环境保护需求的高质量智能网联汽车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等快速发展,高级自动驾驶技术有望实现新的重大突破,智能网联汽车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金壮龙表示,我国将从4个方面推动产业全新发展。一是在融合创新方面,将聚焦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大算力芯片、域控制器、超智系统等关键领域,以数据为纽带,促进汽车与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城市融合发展。

二是拓展应用场景,深入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构建“架构相同、标准统一”的网联设施,提高车载网联终端安装比例,持续拓展物流、公交、出租、环卫等多场景应用。

三是完善标准法规,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修订,建立健全高级别自动驾驶监管制度,加快功能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标准制定。

四是深化开放合作,在联合国国际标准化组织框架下,加强与各国开展标准法规合作,研究数据跨境流动便利政策,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体系,为产业全球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近年来,北京充分利用丰富的创新资源,加快关键要素集聚,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日趋完善。”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在大会致辞中表示,“下一步,北京要同各方一道,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打造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新沃土。”(何  珺)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