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机联: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有望持续向好
“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为28.2万台,同比下降4.9%,但仍为历史第二高位。自2013年起,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已连续11年稳居世界首位。”在11月19日于江苏苏州召开的2024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机器人分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发布了《2023年机器人产业数据及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指数分析》报告。
报告称,截至2023年末,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达到428.2万台,占全球总量的41%。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密度从2013年的25台/万人,快速增至2023年的470台/万人,位居世界第三位。
数据显示,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持续增长,2023年为13.7万台,同比增长21.6%。从市场份额看,2023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中的占有率为 48.4%,较2022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增速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外资品牌机器人在华销量为14.6万台,降幅加深至21%,在中国市场中的占比为51.6%。
从机械结构分析,2023年,多关节和坐标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分别增长0.9%和5.8%,增速较上年放缓。其中,多关节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占比达到71.1%,SCARA、工厂物流机器人和并联机器人销量同比下降。
从应用领域分析,多数领域的自主品牌机器人销量实现增长,且增幅超过10%。其中,洁净室、加工领域自主品牌机器人销量增幅超过100%,仅应用于装配及拆卸领域的自主品牌机器人销量同比下降14.3%。
报告还指出,自主品牌机器人在各领域销售占比均有提高。具体来看,在洁净室、搬运上下料领域分别占比71.8%和59.5%;在涂层与胶封、加工领域的比重较2022年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此外,外资品牌在装备拆卸、焊接钎焊领域有绝对优势,市场占有率在70%左右。
分应用行业看,电气电子设备及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两大应用行业的采购量有所下降,这是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下降的关键因素。而金属及机械制造业的采购量增加了34.1%,对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主要行业均表现为增长。”宋晓刚举例道,应用于金属及机械制造业的自主品牌机器人销量快速增长,增速达到38.1%;纺织行业的应用也出现显著增长,采购量已经超过家具制造、食品制造等传统应用行业。
事实上,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个行业。截至2023年末,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已应用于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中的236个行业中类(覆盖率为49.9%),较2022年增加了10个行业中类,较2013年首次统计以来增加46个大类184个中类。
“但与此同时,自主品牌机器人在汽车行业市场占比仍处于低位。”宋晓刚说,自主品牌机器人在金属及机械制造、塑化制品业和电气电子设备器材制造行业占比分别为80%、71.2%和54.3%,较上年均有所提高,而外资品牌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业市场的占比为74.2%,依然保持绝对优势。
报告还分析了外贸情况。2023年,自主品牌机器人出口至覆盖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的66个国家和地区,比2022年增加了1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销量为6968台,同比增长100.9%;出口金额2.1亿美元,同比增长276.3%;亚洲是最大出口市场,前五大出口国分别是越南、土耳其、俄罗斯、泰国和德国。
据统计,2023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指数为116.2。“机器人产业发展指数持续上升,表明近几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宋晓刚提醒道,“产业规模和应用水平等描绘市场体量的指标,与发展潜力、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等反映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之间的差异愈发显著。”
从一级分项指数看,2023年,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和应用水平5个一级指数均实现增长,分别达到127.5、110.5、106.1、112.4和124.6。这意味着,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推动产业发展综合指数持续增长的同时,产业的发展潜力、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仍待加强。
需要指出的是,发展潜力和质量效益虽然仍低于产业发展综合指数,但较2022年有明显提升,指数分别增长了3.17和2.64,对综合指数上升的贡献率分别为29.11%和23.93%;产业规模和应用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分项指数分别超出产业发展综合指数11.31和8.41;创新能力指数则低于产业发展综合指数,并且是5个一级分项指数中最低的,产业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谈到2023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特点,宋晓刚从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销量方面,2023年全球机器人销量为54.1万台,年销量仅次于2022年,是历史第二高位,已连续3年超过50万台。存量方面,截至2023年末,全球在役工业机器人合计430万台,同比增长10%,2018年至2023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2%。主要市场方面,亚洲市场出现萎缩,美洲市场出现停滞,欧洲市场低位增长;前五大销售国中,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市场均有所下滑,仅德国同比增长6.6%。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方面,全球为162台/万人,较2022年增加11台/万人;韩国保持最高水平,为1012台/万人。
报告对全球和中国工业机器人未来市场走势作出研判。虽然全球宏观经济状态改善,但地缘政治,逆全球化等将对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带来压力。短期看,2024年全球机器人销量将与2023年持平,其中,亚洲市场增长约2%,美洲市场增长约6%,欧洲市场下降约11%。长期看,2024年至2027年,亚洲市场和美洲市场将实现4%的年均增速,欧洲市场将实现3%的年均增速。
随着宏观经济政策与产业政策持续发力与显效,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有望持续向好。短期看,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生产端将延续明显增长的态势,对外贸易出口创新高,国内市场消费量有望同比持平。长期看,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需求广阔,机器人市场潜力依然巨大,随着经济持续改善向好,未来有望延续10%的年均销量增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