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法》出台奠定能源行业法治基石 引领绿色低碳转型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备受瞩目的《能源法》,标志着我国能源领域法治建设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该法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施行,对于进一步夯实能源行业法治根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长期以来在能源领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全球能源格局的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领域亟须一部基础性、统领性的法律来指导和规范行业发展。《能源法》的出台,正是为了填补这一立法空白,为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能源法》共九章八十条,内容全面、结构严谨,依次为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该法不仅明确了能源的定义、能源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能源监管部门职责等内容,还明确了各级各类能源规划的编制主体、编制依据等,同时对完善能源开发利用制度、加强能源市场建设、健全能源储备体系和应急制度等都作出了详细规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能源与绿色低碳发展部部长景春梅表示,《能源法》的颁布填补了我国在能源法律法规顶层设计上的空白,使我国拥有了一个完整的能源法律法规体系,并且有了能源发展的根本大法。她强调,这也是我们向全世界表达推动能源转型的基本态度、方向和我们积极参与国际治理的主张和立场。
她表示,《能源法》的亮点之一在于强调了能源安全。无论是推动能源转型,还是推动“双碳”工作,能源安全都是一个基本前提。在这部法律中,大到章节,小到条目,能源安全的内涵始终贯穿其中。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指出,《能源法》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能源储备和应急,对于储备体系的建设、平时的能力建设和将来的应急准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框架。
在能源开发利用章节中,《能源法》明确指出,要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推进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同时,关于煤炭开发,《能源法》也提出,要发挥煤炭在能源供应体系中的基础保障和系统调节作用。这一规定既体现了对能源安全的重视,也为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法律依据。
除了能源安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是《能源法》的另外一大亮点。景春梅表示,《能源法》明确提出了要坚持能源结构的调整,要绿色低碳发展,优先开发可再生能源,并推动能耗的双控制度向碳排放的双控制度转变等一系列新的提法和规定。这些规定为我国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法律保障。
《能源法》明确,国家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并按年度监测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情况。对于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种类,《能源法》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标志着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能源法》的出台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由于新能源企业在供应侧和需求侧的消纳、政策的顶层设计等方面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而《能源法》的出台,用改革的方法和落地的机制体制去破除这些困难,将坚定新能源企业的信心。
但同时专家也强调,《能源法》的实施也将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首先,法律实施与监管机制的完善是《能源法》实施的重要一环。政府需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能源法》的各项规定得到有效执行。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和协调,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这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法律实施与监管机制,确保《能源法》的各项规定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其次,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也是《能源法》实施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挑战。随着绿色低碳转型的深入推进,传统能源行业将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这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传统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也需要克服技术瓶颈和市场风险等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新能源行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其健康发展。
此外,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也是《能源法》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能源开发利用中,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推动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这需要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推动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展望未来,业内专家认为,未来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推动我国能源法治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首先,加强法律宣传与普及工作是推动《能源法》有效实施的关键。政府需要加强能源法的宣传与普及工作,提高全社会对能源法治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活动,帮助企业和个人了解《能源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推动法律的有效实施。同时,还需要加强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对能源法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其次,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是推动《能源法》实施的重要保障。政府需要制定和完善与《能源法》相配套的政策措施,为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可以出台相关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鼓励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和传统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还需要加强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再次,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推动我国能源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于推动我国能源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可以积极参与国际能源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加强与其他国家在能源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等挑战。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推动我国能源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最后,推动能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是推动《能源法》实施的重要支撑。政府需要加大对能源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同时,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为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通过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我国能源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能源法》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