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十四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产业升级进展突出

日期:2024/12/04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近日,2024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与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在上海举办,会上发布了《医药工业“十四五”期间产业升级突出进展和产业技术未来发展重点领域》报告。


随着生命健康需求激增和生物技术不断突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近日,2024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与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在上海举办,会上发布了《医药工业“十四五”期间产业升级突出进展和产业技术未来发展重点领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升级成绩突出,生物药产业化技术、智能制造水平、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均有大幅提升。

近年来,中国医药工业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要工作任务。生物医药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在各界合力下加速推进研发创新、产业化进程、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等多维度的协同发展。

在此次大会期间,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指出,“希望来自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凝聚共识、振奋精神,把加快生物医药产业经济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命题落地、落到位。”

何亚琼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发展,聚焦创新药、先进疗法、高端医疗器械加大投入;要加强产学研深入融合,以此打通创新链、产业链等;要加快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关键技术与装备生产制造水平。”

《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国产创新药“量”“质”齐升,共有113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是“十三五”期间获批新药数量的2.8倍,市场规模达1000亿元。医疗器械方面,中国企业开发的创新医疗器械共165个获批上市,产品融合运用深度学习、磁悬浮、增材制造、多模态成像及磁共振监测等前沿技术。

开幕式及主论坛现场还发布了“中国医药工业产业链供需对接与服务平台”和“2023年度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直击产业链的堵点、难点、痛点,展现我国医药工业研发实力不断积累增长的强劲势头。

国内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如何在国际化道路上行稳致远?英诺伟医疗投资总监兼总法律顾问胡晋煜认为,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行业监管要求高,满足监管是核心合规手段。合规涵盖知识产权、体系、数据安全等多方面,随着互联网 AI 技术与医药器械开发结合日益紧密,数据合规成为棘手难题。企业内部构建良好合规团队至关重要,国际通行规体系认证对合规部门建设与体系化运营大有裨益。

上海作为此次大会的举办地,近年来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取得瞩目成绩。2023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9337亿元,增长4.9%。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自2021年以来,连续成功举办,不断提升上海生物医药的全球影响力。

上海本土生物医药龙头复星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启宇从培育本土创新药械链主企业的视角,分享了关于打造源于中国的跨国药企的思考。他表示,上海从源头创新贯穿到支付“最后一公里”的系统化产业支持政策使大量生物医药产业切实受益。立足上海,复星得以更早开展全球化布局,在全球市场收获更大市场价值。

此外,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大会开幕式上,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数字技术领域)——医药工业数字工程师联合培养签约仪式举行,旨在加快培养一批兼通医药技术与数字技术的高水平复合型工程师,增强我国医药工业数字化转型人才支撑。

在圆桌讨论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陈义汉,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张强,落户上海的全球知名药企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上海国投先导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温治等嘉宾,从各自不同的产业分工的视角,就医药工业全球化布局、生态构建展开了讨论。

据悉,此次大会由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主题为“共创共享共赢 携手新质未来”。(夏小禾)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