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巨头齐聚山城 共绘智能制造新蓝图
12月3-5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的2024装备制造业先进技术展览会在重庆举办。展览以“更好的装备,更美的世界”为主题,充分展示了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体现了“智能·绿色·融合”的发展理念。
装备制造业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主战场,也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据研究机构测算,202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3.6%,比2012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已逾20万亿元。同时,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已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等多个产业集聚区,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显著。
本次展览充分体现出国内先进装备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机械工业科技创新能力、国际产能合作和供应链融通支撑能力等方面的先进成果。展会总规模11500平方米,设置了国之重器、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先进检测技术、装备后市场技术与成果、自然灾害防治装备、机械工业风采、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等多个展区,汇聚了国机集团、长安汽车、机械科学总院、中南智能等近200家装备制造重点企事业单位参展。
这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技术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既有代表国家力量的战略科技成果,也有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不可或缺的生产性服务业;既有大国重器,也有关乎国计民生的工业品和消费品;既有重大工程项目成果,亦有可落地的创新技术解决方案。
例如,国机集团作为国际化的综合性装备工业集团,聚焦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础研制与服务、工程承包与供应链三大主业,展示了“锻造国机所长、服务国家所需”的领军风采。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作为燃气轮机专业化发展平台,展示了在燃气轮机领域具备市场营销、产品研发、制造装试、工程服务和维修保障“五位一体”的全价值链产业实体形象。
此外,在汽车、机器人与自动化、物流装备、卫星通信、医疗健康、智能物联、农机装备、再制造及基础工艺研究与检验检测等领域,均有行业代表性企业参展,显示了我国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积极补足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短板的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端装备的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机械工业科技发展成就展区聚焦2024年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的先进成果,包括技术发明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重点展示了我国在航天、燃气轮机、核电、汽车、工程机械、物流、钢铁、先进储能、高端装备零部件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工艺及装备的应用性突破成果。
此外,作为装备工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机电装备后市场不容忽视。该领域覆盖了机电装备维修保养、升级改造、再制造、产线非标设计与制造数字化运维监测,以及与装备后市场相关的技术研发、咨询、培训、检测、认证、会展等。本届展会特设装备后市场技术与成果展,由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组团,主要体现了装备后市场在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高质量发展的现状。
据大会主办方介绍,和展览同期召开的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设置了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活动。除了大会主论坛,还包括三大主题论坛,分别围绕智能、绿色和融合三个热点话题展开交流讨论。
其中,6场智能创新专题活动围绕智能设计和生产、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床、智能检测与运维、智能物流、汽车行业数智化转型菁英展开,积极探讨智能创新与转型升级路径。
7场绿色低碳专题活动包括绿色智能润滑技术、低碳能源与新型动力系统、用户侧低碳智慧能源与工业应用、能源装备企业“十五五”战略规划、绿色工厂与再制造、机械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印刷企业高质量发展等论坛,为行业发展走绿色低碳之路带来全新思路。
11场融合发展专题活动围绕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装备制造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教融合深度发展、技能出海产教同行、机械工业精神助力高质量发展、装备后市场产业发展、装备服务产业生态创新、现场应急维修技术创新与应用、数控机床技术改造及自动化、设备改造项目与创新成果交流洽谈、现代煤化工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创新,搭建交流平台,拓展沟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