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

日期:2025/01/20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提出,以全面提高赤泥综合利用水平为目标,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推动赤泥源头减量,提升可利用性,提高综合利用能力,扩大综合利用规模,丰富综合利用场景,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助力赤泥综合利用产业和氧化铝产业绿色协同发展。

为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提升赤泥综合利用水平,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实施《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赤泥是以铝土矿为原料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产生和堆存量较大。赤泥碱性较强、粒度较细、组成复杂,综合利用难度大。做好赤泥综合利用,对降低黄河流域等重点地区生态环境风险和推动铝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我国赤泥综合利用量达到1050万吨,主要利用途径包括提取氧化铁、生产胶凝材料、生产粉体材料等。

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提出,以全面提高赤泥综合利用水平为目标,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推动赤泥源头减量,提升可利用性,提高综合利用能力,扩大综合利用规模,丰富综合利用场景,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助力赤泥综合利用产业和氧化铝产业绿色协同发展。

不仅要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持续推动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应用领域创新,推动赤泥综合利用量效齐增,还要聚焦氧化铝生产,以及赤泥综合利用产品生产、应用各环节,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氧化铝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发挥赤泥产品应用重点领域企业作用。

《行动方案》提出了两个阶段性目标。到2027年,赤泥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赤泥源头减量、低成本降碱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赤泥综合利用产能与氧化铝产能更加匹配,赤泥选铁、赤泥基建材等主要综合利用产品应用规模得到提升。新增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15%。

到2030年,赤泥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赤泥性质调控、规模化利用等技术进一步突破,行业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赤泥综合利用产业与氧化铝产业协同更为紧密,综合利用产品更加丰富,应用场景得到拓展。基本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赤泥综合利用量效齐增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新增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25%。

《行动方案》聚焦推动赤泥源头减量和源头提升赤泥可利用性,提出做好赤泥产生阶段管控。针对如何推动赤泥综合利用扩容增量,提出扩大现有途径利用规模、发展赤泥综合利用产品和拓展赤泥综合利用新场景3种路径。在系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要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完善赤泥综合利用创新体系。另外,还要推动产业统筹布局协同发展,筹布局赤泥综合利用产能,强化赤泥综合利用产业协同。

为了强化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保障,《行动方案》还提出5项措施。一是加强工作组织。河北、山西、山东、河南、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和重庆等赤泥产出地区应立足本地上下游产业特点,结合实际出台配套政策,压实属地责任。氧化铝生产企业应强化主体责任,一企一策制定赤泥综合利用方案。

二是培育骨干力量。深入推进氧化铝企业集聚、赤泥产生量较大地区的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以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鼓励赤泥产生地开展“无废城市”建设,鼓励有关园区、企业积极创建“无废园区”“无废企业”。培育一批赤泥综合利用领域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三是完善法规标准。研究制定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赤泥综合利用管理。立足各地氧化铝产业特点,结合铝土矿成分、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等,系统研究赤泥分类。聚焦元素提取、路用材料、建筑材料、充填材料和土壤改良材料等重点领域,丰富赤泥综合利用产品标准。

四是加大支持力度。聚焦赤泥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及应用的重点领域,鼓励有关地区对项目建设予以支持。适时更新发布《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强化供需对接,加快赤泥综合利用先进工艺技术设备推广应用。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有关行业协会、企业应加大对赤泥综合利用的宣传力度,积极宣贯产业政策,交流技术成果,增进行业共识,宣传赤泥的资源属性和可安全利用的观念。(夏小禾)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