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动助力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近日,工信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四大行动及15项具体措施,同时聚焦家电、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电池等细分领域设置任务专栏,加强分类指导。
《实施方案》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左右,打造100个左右典型场景,培育60家左右标杆企业,制修订50项左右国家和行业标准,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果。到2030年,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实施数字化改造,形成“智改数转网联”数字生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
分领域挖掘典型场景
轻工业既涉及家电、家具等离散型制造企业,又包含造纸、日用化学品等流程型制造企业,行业属性、生产方式、数字化改造基础差异较大,同时轻工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需以场景为牵引,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实现“数字场景—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梯次发展。
2024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根据制造业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分行业分领域挖掘典型场景。
此次发布的《实施方案》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支撑四大行动及15项具体措施,同时聚焦家电、家具、五金制品、造纸、日用化学品、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皮革、塑料制品、照明和电池等细分领域设置3个任务专栏。
《实施方案》还在附录中给出了《典型场景清单》,梳理出数字化研发设计、柔性化生产制造、数字化质量检测、供应链协同管理和数字化营销服务等五大典型场景,为轻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路径指引。
在保障举措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利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将符合条件的数字化改造项目纳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相关资金支持范围等;分行业、分区域开展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活动,举办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大会、轻工业信息化大会等活动;编制轻工业数字化转型案例集,宣传推广一批优秀成果;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数字技术领域)和现代产业学院,依托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培养数字化人才。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负责人介绍,《实施方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轻工业的创新应用,提出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行动”,突出强调四方面具体任务。
一是强调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利用数据挖掘、知识图谱、智能建模等技术,提升企业的数据治理和数据应用能力,使数据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资产。
二是强调先进技术研发应用,集中优势资源研发智能控制、人机交互、系统集成等共性技术和协同设计、智能排产和个性化定制等应用技术,夯实轻工领域数字技术基础。
三是强调工业互联网平台部署,推动建立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平台,以及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特色平台,增强轻工行业服务能力。
四是强调人工智能赋能应用,重点培育协同设计、智能生产、预防性维护等生产场景以及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和智能骑行等消费场景。
推动新模式新业态创新
《实施方案》围绕培育壮大多样化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提出实施“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应用行动”,加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具体举措包括: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鼓励家电、家具等行业建设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推广全屋定制、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引导珠宝首饰、制鞋箱包、工艺美术等行业应用三维建模、用户参与设计、模块化设计等提升个性化服务水平;提升柔性化生产能力,面向造纸、日用化学品等流程型行业推广应用智能控制、数字孪生等技术,提升设备运行、工艺参数等在线监测与优化调控能力;面向家电、家具等离散型行业推广应用智能装备和工业软件,加强计划排产、加工装配、检验检测等环节智能协同;拓展服务化延伸模式,鼓励大型企业搭建设计服务平台,推广众包设计、协同设计等新模式;引导链主企业建设智慧供应链,构建协同采购、协同生产、协同配送等新模式;支持智能家居企业搭建“产品+服务”平台,发展智能家居体验中心。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实施方案》聚焦轻工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中长期发展目标,部署开展“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引导轻工业实现更深层次产业变革。
首先,要推动智能产品和产业园区高端化跃升。深化物联感知、智能控制、人机交互等技术在终端消费领域的应用,推动跨品牌互联互通。鼓励家电、家具、皮革制鞋、五金制品等产业园区转型为数字化园区。
其次,分类分梯次开展智能化改造。鼓励五金制品、塑料制品、文体用品等行业中小企业开展关键工序、制造单元等数字化“微改造”。支持家电、家具、皮革等行业数字化基础好的企业开展智能装备和工业系统的集成化改造,培育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再者,加快绿色产品和技术推广应用。聚焦皮革、造纸、塑料、电池和陶瓷等重点行业,融合数字技术加强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的智能监测和控制,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完善家电、照明等终端产品能效标准,引导企业增强绿色智能产品研发供给能力。
构建数字化转型支撑体系
《实施方案》围绕“标准、质量、标杆、平台、方案”五大核心要素,提出实施“夯实基础支撑行动”,引导构建轻工业数字化转型“五位一体”支撑体系。
一是以制定和应用标准巩固推广数字化成果,编制轻工业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加快关键共性急需标准研制。支持智能家电等优势领域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开展数字化转型标准宣贯,扩大成熟技术成果应用范围。
二是以质量管理保障转型成效和水平,鼓励塑料制品、眼镜、箱包等中小企业应用数字化工具开展设计验证、质量分析与改进。支持耐用消费品企业开展基于数据模型的产品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质量监测和追溯能力。
三是以标杆培育打造数字化转型样板,编制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遴选智能化、绿色化、品质化轻工产品。遴选和培育一批标杆企业,开展标杆企业经验交流活动。
四是以创新载体建设加快先进技术服务和推广,重点行业建设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中试平台、技术研发创新中心等,推进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
五是以壮大服务队伍强化解决方案供给,遴选优质数字化转型供应商,面向家电、家具等离散型行业和造纸、日用化学品等流程型行业研发推广先进适用解决方案,以及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小快轻准”解决方案。(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