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可靠性指标 部署新型电力系统管理任务
近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召开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会,全面公布2024年度全国电力可靠性数据,部署新一年重点工作。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何洋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来自全国各地的能源监管机构、电力企业、行业协会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会。
会上发布的“2024年电力可靠性指标”显示,我国供电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全国供电系统用户平均停电时间降至6.71小时/户,同比减少1.12小时;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达到99.924%,同比提升0.013个百分点;用户平均停电频率降至2.12次/户,同比减少0.18次。城乡供电可靠性差距进一步缩小,城市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达99.977%,农村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15%。这些数据的背后,是电力可靠性管理体系40年来持续完善的成果,体现了我国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的稳步提升。
我国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历经40年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在助力电力安全生产、保障电力可靠供应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有效促进了电力安全稳定运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同时,电力可靠性管理始终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通过持续优化供电服务,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前,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加快构建,对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会议指出,电力可靠性管理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发挥支撑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基础性作用。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优化指标体系建设、深化指标应用、提升数据质量等方面,电力可靠性管理需要承担新的使命,满足新的要求。
2025年是电力可靠性管理开展4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会议强调,电力可靠性管理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促发展。重点任务包括:逐步缩小城乡、东西部用电可靠性差距,提高人民群众用电获得感和满意度,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改革创新,探索建立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可靠性指标体系;夯实可靠性数据基础性作用,扩大其在能源电力行业的应用范围;强化责任,提高可靠性数据质量,坚决挤掉数据中的“水分”。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迈入新阶段。面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新要求,电力可靠性管理将不断创新发展,为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促进能源转型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杨 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