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同比增长30%以上
出台21份政策文件,支持24家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遴选出119个数据开发利用优秀项目……近日,国家数据局发布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单。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超16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说,国家数据局自2023年10月挂牌成立以来,坚持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一条主线”,围绕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在夯实制度体系方面,2024年以来,国家数据局聚焦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围绕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和安全治理等出台了21份政策文件,搭建起数据基础制度的“四梁八柱”。
在数据流通交易方面,着力培育数据流通交易生态,支持24家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统一开放、繁荣活跃的数据市场正在加快构建。据测算,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超16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其中,场内市场数据交易规模同比实现翻番。
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我国数据资源生产总量持续攀升,2024年同比增幅预计超过20%。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上线以来,截至3月30日,已经审核通过的登记数据达700项,涵盖的存储数据规模达到239.23太字节。
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关部门正推动研究制定41项数据领域国家标准,组织北京、上海等18个城市,开展可信数据空间、数场、数联网、数据元件、区块链和隐私保护计算等6种典型技术路线先行先试,加快推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系统化应用。
在数据要素赋能方面,2024年以来,国家数据局联合14个部门深入实施“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成功举办全国大赛,参赛主体覆盖超过30个行业大类,参赛队伍超过1.9万支,吸引汇聚近2万个参赛项目,最终遴选出119个数据开发利用优秀项目,数据要素正深入各行业各领域,释放出千姿百态的乘数效应。
刘烈宏说,在各地区、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制约数据流通交易、开发利用的因素逐步减少,相关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基本都有了较为明晰的解决方案、较为丰富的工具箱和较为科学的方法论。
比如,对于数据烟囱、信息孤岛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与面向政府内部的数据共享、面向社会的数据开放等方面的制度机制一起,为数据“供得出”架桥。
对于隐私安全问题,国家数据局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数据流通安全治理、可信数据空间等相关政策文件,并且正在推进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旨在通过制度和技术双轮驱动、协同发力,保障数据流通“有规可循”“流通可溯”,为数据“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铺路。
对于高质量数据服务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发展问题,相关部门着力推动各行各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推进数据标注产业发展,促进中文语料积累和有效利用,为助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筑基。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提供了工具箱。”刘烈宏表示,“欢迎大家使用工具箱,优化工具箱,释放公共数据、企业数据的潜在价值,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