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推进新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 加快形成长效机制

日期:2025/06/16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社会专利转化意识日益增强,“唯数量”的观念得到有效扭转,专利转化运用生态初步形成。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纵深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加快形成长效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为工作主线,部署了4项重点任务和15条具体措施。


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自202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有关部门、各地方充分发挥专项行动推进机制作用,体系化组织实施《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关于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的若干措施》等配套政策举措。

国家知识产权局表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社会专利转化意识日益增强,“唯数量”的观念得到有效扭转,专利转化运用生态初步形成,专项行动各项任务取得显著成效。

首先,首次完成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点。共指导全国270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了134.9万件存量专利的盘点,组织45万多家创新型企业进行专利价值评价,筛选68万件发明专利进入可转化资源库。

其次,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路径日益清晰。筛选9000余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提供专利审查、保护维权、运营服务等专项支持,着力打造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样板企业,2024年专利对接活动达成投融资意向金额200多亿元。

再者,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日益显著。制定出台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管理工作指引,支持重点产业领域探索开展专利池建设。2024年认定专利密集型产品3100余件,产品产值9400亿元,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3.04%。

国家知识产权局强调,2025年是专利转化运用三年行动的最后一年,也是决战决胜之年,为高质量完成专项行动任务目标,亟需对2025年转化运用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锚定“1+4”目标

《通知》重申并强调了专项行动的工作主线,即“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以“锚定目标、突出重点、优化政策、固化经验、长效机制”为工作总体思路,进一步下大力气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工作完成预期目标,取得新的成效。

“锚定目标”即锚定“1+4”目标,其中“1”是主目标,指的是扎实推进新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4”是4个分项目标,分别是实现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实施率和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一大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专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专利产业化内涵式成长,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加快提升竞争优势,加快培育推广一批新的专利密集型产品。

“突出重点”是指在“推动新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过程中,要突出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这一重点和中心工作,特别是对可转化资源库中供需双方认可度高的专利加快推进产业化;加快打造一批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样板企业,推广复制成功路径和经验;一体化推进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重点产业专利池建设;全力推动专利密集型产品量质齐升,促进专利市场价值在产品端充分显现。

“优化政策”是指在持续加大推进专利产业化力度的同时,坚持从源头治理、政策导向上持续发力,全面梳理盘点涉及专利的各类政策,丰富完善产业化导向的激励政策,废止“唯数量”等不利于转化的政策,牢固树立提升专利质量、促进专利产业化的政策导向。

“固化经验”则是在纵深开展专利转化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对专项行动中的有效做法、成功模式进行系统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并通过政策指引、操作指南和典型案例等方式,及时予以宣传推广。

“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尽快形成促进专利转化运用的长期性制度、常态化模式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多方协同、服务联动的原则,加快构建开放协同、运行高效的专利转化运用生态,形成推进专利转化运用的常态化、持续化、市场化长效机制。


部署4项重点任务

《通知》从推动专利盘活、提升竞争优势、强化政策导向、形成长效机制4个方面,部署了4项重点任务和15条具体措施,推动专项行动纵深实施,确保年底前取得预期成效。

第一项任务是“高质量推进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通知》要求,从供需两端发力深入推进专利转化对接活动,重点推进校企双方评价一致的高价值专利快速转化,探索利用人工智能促进专利转化运用。

第二项任务是“以专利产业化助力提升中小企业和重点产业竞争优势”。《通知》要求,加快培育一批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加快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机制建设,有力推动专利密集型产品量质齐升。

第三项任务是“强化提升专利质量促进专利产业化的政策导向”。《通知》要求,各地按照考核、评价、资助3种类型,完成各级政府相关政策梳理和调整工作;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完成对内部专利管理制度和涉及专利指标的相关考核规定的自查和调整;全面推进实施专利代理服务采购政策,以高质量的代理服务支撑专利高质量创造和高效益转化。

第四项任务是“加快形成促进专利转化运用的长效机制”。《通知》提出了5个方面的要求:健全完善专利分级分类动态管理机制;积极推广“先使用后付费”“开放许可”等转化模式;推动建立健全有利于专利转化的激励机制;加快构建开放协同、运行高效的专利转化运用生态;夯实各级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支撑基础,形成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联动互补的叠加效应。

为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实施,《通知》还要求扎实做好专项行动实施保障。充分利用好地方专项行动推进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工作协同和业务联动;有效发挥各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持续加强数据统计监测分析,及时发现、研究、解决专利转化运用工作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平台,压实各级工作职责,适时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开展表扬;持续宣传推介成功案例和典型经验,营造有利于专利转化运用的良好氛围。(夏小禾)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