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邮政业创新发展 加快无人车无人机规模化应用
国家邮政局近日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此前发布的《国家邮政局关于加快邮政业科技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下一阶段邮政业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以 “自动化迭代、信息化革新、数智化升级”为主攻方向,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邮政业创新发展。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华荣在会上指出,近年来,我国邮政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全行业科技创新仍然存在短板和弱项,需要持续加强和完善。制定《意见》,有利于推进解决行业科技创新突出问题,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
《意见》明确了到2027年和2035年邮政业科技发展目标。到2027年,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全行业研发投入有效增长,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显著提升,邮政业创新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建成,邮政业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创新效能全面提升,拥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级科研平台。
如何推动邮政业创新发展?《意见》从5个方面提出要求。
一是推动服务创新。运用信息技术,培育新产品新服务,加快无人车规模化应用和无人驿站建设。加快实施县级分拨自动化和乡镇网点标准化,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冷链仓储、运输、配送和信息追溯等全链条服务监控管理体系,降低农产品寄递损耗。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强化分析研判,推动寄递服务全链拓展。拓展邮政快递低空应用场景,探索开展跨省、城际无人机运输,推动无人机末端配送规模化应用。
二是推动智慧发展。推进自动化迭代,提高全流程全环节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水平。推动具备条件的信息系统软硬件平台全云化改造,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信息交换。加快智慧邮政和智慧快递建设,建成一批智慧分拨中心、智慧园区和智能仓储设施。加强数据挖掘、开发、利用和共享,激发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当前,邮政业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海量的数据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人工智能技术在邮件快件收寄、分拣、运输、投递、仓储、客服和管理等环节得到了积极应用,对生产与服务、管理与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徐华荣说。
三是推动安全发展。制定实施安全生产设备配置、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普及隐私面单应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结合大规模设备设施更新,扩大智能安检等数智化设备应用规模,支持分拣设备、运输车辆等设备更新。推广应用通用寄递地址编码和智能视频处理技术,提升安全管控水平。加快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
四是推动绿色发展。完善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大力实施《限制快递过度包装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强循环包装产品、可降解包装材料等研发,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及示范应用,大力推广循环包装箱、循环中转袋和冷链保温箱。深入推进多式联运,大力发展共同配送,提高北斗导航、新能源车辆占比。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光伏发电设备使用。完善行业碳排放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和监测体系。
五是推动管理创新。推进智能监管、远程监管等新型监管技术应用,运用非现场、物联感知、掌上移动等新型监管手段,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建设应用“绿盾”工程,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强化行业运行监测、趋势研判和预测预警。推动数据整合、汇聚、治理和应用,强化政府决策、市场监测、公共服务等基础数据服务。
“在城乡经济循环中,邮政业也运用科技创新手段,通过加强智能化装备投入、加快无人配送技术应用以及完善冷链寄递设施等举措,提升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运转效率,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增收。”徐华荣说。
国家邮政局指出,“十五五”期间,将加大行业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提升行业科技创新水平,引领和支撑邮政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包括: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印发人工智能+邮政快递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加快推动无人机、无人车和智能云仓在行业规模化应用;持续开展交通强国邮政专项试点,支持企业院校、邮政管理部门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应用试点;编制出台“十五五”邮政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围绕绿色、安全、智能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标准研制,努力扩大标准对外影响。(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