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 ——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即将在上海召开
11月3日,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机器人分会执行副理事长宋晓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李燕霞出席发布会并详细介绍大会举办背景、筹备进展和特色亮点。发布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副秘书长雷蕾主持。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将于11月10日至12日在上海举行。本届大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承办,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支持,机器人行业30余家行业机构和骨干企业共同协办。
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装备,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得力助手。在《“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的引导下,机器人整机产品性能质量显著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应用场景从工业主导到向千行百业加速渗透,多个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骨干企业加速成长,国际化水平和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区域集聚效应日益显现,产业综合实力实现大步跨越。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作为我国机器人领域最具权威性的行业年度盛会,自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3届。大会始终秉承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宗旨,见证了我国机器人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更是布局智能机器人发展方向的重要时期。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以“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机器人发展生态”为主题,聚焦“十五五”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的关键要素,主动抢抓产业升级换代、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为全球机器人产业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大会为期3天,将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机器人细分领域与行业热点难点问题,采用“1+1+8”的架构,共召开1场主论坛,1场高端闭门峰会,8场主题会议及工作会议活动,打造集高端对话、技术交流、产业对接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具体会议内容包括企业家峰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及关节主题大会、机器人赋能美好生活主题大会、机器人人才建设主题大会、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主题大会、移动复合机器人发展主题大会、特种具身智能机器人主题大会、2025两岸机器人及智慧自动化产业发展交流会以及专家工作会。大会同期还安排了产业链调研走访活动,以期让与会代表实地感受上海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活力。
据介绍,本届大会在往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突出生态协同,强化质量引领,促进成果转化,呈现出三大特色。
一是突出生态协同,推动融合发展。大会不仅关注机器人单机技术突破,更注重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强调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通过设置多场跨界对话和供需对接活动,促进技术、资本、市场等要素有效对接,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二是强化质量引领,夯实产业基础。除了聚焦产业链发展,大会也将围绕质量建设、人才建设召开主题会议。届时不仅将集中发布多项机器人标准,覆盖机器人标识、能效、安全等关键环节,还将在人才建设主题会议上聚焦人才需求,重点研讨培养创新模式、产教融合深化路径、职业标准体系建设等核心问题。同时大会还将启动“机器人行业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聚焦“十五五”产业发展,构建覆盖标准、检测、认证、品牌的全链条质量提升体系。
三是注重实效落地,促进成果转化。大会将通过供需对接、投资洽谈等多种形式,推动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并邀请用户行业平台共同启动“机器人应用生态共建行动”,有力促进机器人在制造业、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和教育娱乐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加速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 11-04前三季度机器人行业营收..
- 10-30聚焦“智造高地·智领未..
- 09-23库卡发布五大工业机器人..
- 12-25中国信通院许志远:人工..
- 11-21人形机器人成下一个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