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推动中国—东盟关系更上一层楼
1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菲律宾出席第20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李克强表示,今年是东盟成立50周年,中国对东盟的发展进步感到高兴,对东盟未来前景充满信心。他就面向未来推动中国—东盟关系更上层楼提出五点建议:共同规划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愿景;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发展规划对接;稳步加强双方政治安全合作;进一步拉紧经贸合作纽带;不断提升人文交流合作水平。
东盟成立50周年
李克强在此次发言中表示,今年是东盟的“金禧年”。50年来,东盟走过了不平凡历程,取得了堪称“亚洲奇迹”的发展成就,饱受战乱动荡之苦的东南亚变为全球和平稳定的“绿洲”,贫穷落后的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弱小分散的东南亚崛起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深刻改变了亚洲乃至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有力促进了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
在今年9月召开的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曾回顾了中国和东盟近年来全方位合作所取得的成果,介绍“一带一路”倡议“五通”建设的务实成效。他表示,中国—东盟关系已发展成为东盟同对话伙伴关系中最具活力,最富内涵的一组关系。
尤其是在经贸方面,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已经步入快车道,中国连续8年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双向直接投资累计近2000亿美元,其他各领域的合作也都硕果累累。
更早些时候,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曾表示,中国和东盟经贸成果的取得主要基于三个方面:一是双方高层的政治互信,二是双方建立的合作机制,三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第20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强调,我们大力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积极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成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有力引领地区经济合作进程。我们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成功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互联互通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国际产能合作全面展开,联动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全球发展版图中耀眼的‘双子星’和经济全球化的‘领跑者’,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了正能量。”他说。
李克强还指出,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发展作出战略部署,确定了宏伟目标,这将给中国和世界各国合作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广空间。
“明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有必要对双方关系发展进行中长期规划。”他表示,中方建议制订“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将“2+7合作框架”升级为“3+X合作框架”,构建以政治安全、经贸、人文交流三大支柱为主线、多领域合作为支撑的合作新框架。中方建议双方尽快启动新愿景起草和磋商工作,确保提交明年领导人会议审议通过。
把握合作新机遇
东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李克强特别提到,要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发展规划对接。中方愿与东盟国家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的对接,深化经贸、金融、基础设施、规制、人员等领域的全面合作。
他表示,中方欢迎本次会议发表《中国—东盟关于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的联合声明》,愿与东盟落实好新修订的《中国—东盟交通合作战略规划》,推动实施一批陆上、海上、天上、网上互联互通重点项目,形成示范效应。中方愿启动中国—东盟环境信息共享平台,以此推动“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
在进一步拉紧经贸合作纽带方面,李克强指出,过去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超过7%,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也助力了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自东盟进口累计超过1万亿美元,对东盟累计直接投资达360亿美元,是东盟国家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和投资来源地。
目前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动能加快成长,经济活力旺、韧性强、潜力大,将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有13多亿人口,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消费日益多样化,是世界最具成长性的大市场。中国已成为对外投资大国,外汇储备充裕,越来越多的企业有意愿有能力走出去。这些都为扩大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带来新机遇,为共同发展增添新动力。
李克强说,中方不追求贸易顺差,愿从东盟国家进口更多优势产品。希望所有东盟国家尽快批准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愿与东盟方早日完成“特定产品原产地规则”谈判,让自贸区升级成果尽早惠及双方企业和人民。中方愿同东盟国家一道,积极推进RCEP谈判,进一步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奠定基础。
此外,中国拥有大量优势产能和性价比高的装备,符合东盟国家发展需求。中方愿与东盟国家一道,落实好去年发表的《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共建经贸、产业合作园区,推动一批国际产能合作重大项目落地,打造融合度更深、带动力更强、受益面更广的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
在人文交流合作方面,李克强表示,未来三年中国将向东盟十国提供不少于2万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中方倡议实施“中国—东盟人才发展计划”,2018年为东盟提供3000个研修名额,加强双方在经贸、农业、科教文卫、公共管理、交通运输等领域能力建设合作。
当前,中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国家大数据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东盟也将“数字创新”作为优先战略领域之一,提出“促进创新驱动型增长”等重点任务,这为双方创新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李克强说,中方赞同将明年确定为“中国—东盟创新年”,愿在未来5年内安排500人次东盟青年科学家赴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训1200人次东盟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投入运行10家联合实验室,以科技创新引领双方全方位创新合作。(何 珺)
- 07-03李克强:在新一轮工业革..
- 07-06李克强:望企业家成为中..
- 06-23李克强为中国核电点赞 ..
- 09-18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不..
- 07-18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