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余晓晖: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正面临三大挑战

日期:2018/08/13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面对工业互联网这块大蛋糕,近三年来如雨后春笋般萌发出来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否有能力站稳脚跟分得一杯羹?在近日召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文件发布及宣贯会间隙,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接受了《机电商报》记者的采访,介绍了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

面对工业互联网这块大蛋糕,近三年来如雨后春笋般萌发出来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否有能力站稳脚跟分得一杯羹?在近日召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文件发布及宣贯会间隙,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接受了《机电商报》记者的采访,介绍了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

他表示,和国外相比,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等方面是具有优势的,但技术底蕴相对薄弱,尤其是数据采集、工业PaaS和工业App这三个方面的不足正制约着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机电商报》: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现状如何?和国外相比,具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余晓晖:根据工信部摸底数据分析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研统计,我国当前已有269个平台类产品。其中,具备一定产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超过50个。

从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主要提供商来看,有46%来自领先制造在企业,工业软件服务商占27%,工业设备提供商占19%,信息通信企业占8%。装备行业、消费产品行业、电子信息行业、原材料行业是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主要方向。

制造业企业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常都有其自身的业务逻辑,会优先解决该企业在生产运营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航天科工先解决不同单位间资源共享的问题;三一从售后运维和租赁等方面着手;海尔关注个性化定制等。

总体看来,目前国外在做的,我们也都在做,而且还有更多创新。和国外相比,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实践中和需求结合得较好,在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方面是具有优势的。比如,把工业和保险、信贷等金融服务相结合。

这既反映出中国工业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也反映出国内的金融供给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与此同时,我们的技术底蕴相对薄弱,在设备连接、协议转换、数据采集等方面,和国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还有一定差距。我们的知识沉淀不足尤其体现在参数模型不够等方面,这也反映出中国经历了快速工业化的过程。


《机电商报》: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涌现,企业平台、行业平台、第三方平台,百态纷呈。您觉得,哪种模式更有发展前景?如何解决众多平台间互联互通的问题?

余晓晖:刚才提到我国当前已有200多个平台类产品,未来这一数据可能会继续增长,但大浪淘沙后存活下来的企业未必有那么多。

不同于传统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很难仅凭一个或少数几个平台通吃所有门类,因为工业门类繁多、门槛较高,而且是重资产,所以,平台数量也不会像传统互联网平台那么少。

现在还很难判断哪种模式或哪个企业一定能胜出,未来有可能以一个群体的形式出现。就目前来看,在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里,制造业企业比IT企业做得更好一些,因为它们更容易对接工业企业的实践需求。不过,这也只是在目前的阶段,后续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判断。

从国际上看,第三方平台的模式更为常见。但各种模式之间是可以转换的,第三方平台也可以部署在某个行业,从而成为行业平台。同理,某家企业平台做好了,也可以转化为行业平台。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过程。

至于各个平台间数据互联互通的问题,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但由于涉及数据权属问题,目前还很难实现。当前的探索也还停留在理论层面,距离实践还有距离。


《机电商报》: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面临哪些制约因素和挑战?

余晓晖:工业互联网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从全球看,工业互联网平台虽然数量扩张很快,但还处在发展初期,业务模型、技术能力、商业模式、生态组织等都还在探索中,工业互联网平台从功能到形态还有很大的创新与拓展空间。

从我国看,根据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些年的研究和评测,发现以下3个方面的不足正制约着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数据采集、工业PaaS和工业App。

首先,平台对底层工业数据资源的调度管理能力不足。一是设备连接数量不足,国际领先平台覆盖制造装备、工业网络、自动化系统、工业软件等全链条,潜在设备连接量可达数千万,而我国领先平台设备连接数量不足百万,大部分为自有设备产品;二是协议转换和数据获取能力较弱,主流存在40多种工业现场总线协议和工业以太网协议,设备接入挑战很大,数据接口不开放;三是边缘计算能力有待提升,国际领先平台开始将云端模型导入边缘设备进行实时分析,并通过双向迭代优化实现边缘—云端协同。

设备连接数量的差距,意味着汇聚的数据资源不足,制约上层数据分析能力和应用服务能力。协议转换的困难,导致设备接入难、设备接入种类少。边缘计算功能的不足,将无法满足工业场景下高实时性要求,难以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

其次,平台对工业数据分析和工业应用开发的技术支撑能力不足。海量工业数据处理能力薄弱,大多数平台尚未建设基于大数据架构的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无法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的管理;工业数据建模分析能力不足,目前平台上提供的分析算法、分析工具、工业模型的数量和种类较少,难以支撑用户挖掘海量数据的应用价值;工业应用开发能力不足,大部分平台提供的开发环境、开发框架和开发工具数量和种类不足,还无法支撑各类开发者入驻平台。

此外,平台面向工业用户和开发者的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承载行业解决方案的工业App数量明显偏少,并且应用范围聚焦于少数行业和领域,跨行业跨领域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目前仅有少数平台具备开发者社区,并且入驻平台的开发者数量较少,活跃开发者比例较低,多方参与的开发者生态尚未形成。


《机电商报》:近日工信部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对行业发展具有哪些意义?

余晓晖: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研和评测过程中与企业的交流来看,上述问题的出现并非仅仅是技术能力不足,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企业对于平台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平台发展的重点方向尚未形成清晰共识。

产业界需要一套全面、客观、科学的方法论,既能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及运营水平评估提供依据,又能够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及性能的检验提供参考,驱动平台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的出台恰逢其时,将有助于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更好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可持续发展。


《机电商报》: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研究、应用、推广等方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余晓晖:我们于2014年开始介入这一领域,在国内属于较早的一批。2016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成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是联盟理事长单位。2017年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重点调研了国内外30多家平台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体系、产能体系进行系统梳理。此外,我们还在标准化、测试床、评估认证、功能性测试、应用示范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