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四新”因素叠加 装备制造业面临新挑战

日期:2020/06/15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在6月5日召开的“百万庄论坛:机工智库发布会(2020)”上,机工智库研究员、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助理司建楠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四新”形势进行了分析,包括新冠肺炎疫情给装备制造业带来重创,中美贸易新形势加剧供应链危机,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新基建为装备制造业“数智化”赋能。

如果用一个颜色来形容年初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外部形势,那么,“黑灰色”无疑是最恰当不过的选色。在新冠疫情的“黑天鹅”及新时期国际贸易形势的“灰犀牛”影响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接续受挫、断层、颠覆与重构。

在6月5日召开的“百万庄论坛:机工智库发布会(2020)”上,机工智库研究员、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助理司建楠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四新”形势进行了分析,包括新冠肺炎疫情给装备制造业带来重创,中美贸易新形势加剧供应链危机,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新基建为装备制造业“数智化”赋能。

据介绍,此次论坛由工信智库联盟指导、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主办,以“变局与应变之策——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安全与竞争力提升”为主题,基于新冠疫情和中美经贸摩擦叠加影响的背景,提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应对之策。

“四新”形势不容忽视

机工智库将当前对装备制造业造成影响的因素概括为“四新”,即新冠疫情、新贸易形势、新技术和新基建。

首先,年初以来,突如其来的疫情迅速蔓延,给全球制造业带来重创。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固定资产投资呈断崖式下跌,尤其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5.2%。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和医药制造业等分别下降32%、27%、27%、31%、13%和11%。

司建楠详细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的产销及供应链情况。从汽车行业来看,如果疫情在短期内不能缓解,“国六”排放标准所需的进口零部件供应将受限。从医疗装备看,与疫情相关的急救、生命支持类和医学影像类装备一季度同比增长43%和7.4%,而非疫情相关设备呈下降趋势,高值耗材、IVD等同比下降37%和17%。从轨道交通看,由于海外物料采购周期延长,导致行业运输综合成本上升30%左右;电子类电容、芯片和存储器等进口价格分别上涨50%、20%和25%左右。从仪器仪表看,尽管与红外测温相关的企业逆势增长,但行业整体收入下滑,前两个月利润同比下降72%。

“全球疫情对装备制造业影响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环节。”司建楠分析,具体影响包括:客户违约风险上升,在手订单延期;国际需求下降,新增订单减少;原材料、关键配件进口受阻;国际物流运输成本上升;汇率变化导致成本增加;海外工程不确定性风险增加。

其次,疫情之下,年初本已“中场休息”的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剑拔弩张。美国三次加税清单涉及税号已占机械工业全部税号的98%。受此影响,2019年我国机械工业对美国贸易出现显著下滑,全年累计自美国进口325亿美元,同比下降10.73%;对美国出口698亿美元,同比下降16.59%。近日,美国又将仪器和机械等设备、材料以及其他领域的数十种可用于军事目的的新产品加入管制清单。

司建楠强调,与疫情的“黑天鹅”相比,中美贸易摩擦这只“灰犀牛”影响的不仅是中美,还影响到产业链关联国家,如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甚至全球产业链都将面临破坏与重构。

在新冠疫情与贸易形势的双重打击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短板问题更加凸显,供应链薄弱环节被放大。从疫情期间我国进口依赖的关键装备和产品来看,在医疗装备领域,主要包括ECMO等医疗设备所需要的芯片、传感器、阀门等,以及彩色超声仪、光学射线仪器等;在机床领域,主要包括高档数控系统、光栅尺、编码器、精密轴承、精密减速机、测量装置等;在仪器仪表领域,主要包括高档自动控制系统、控制阀、质量流量计、色谱质谱仪,以及电容、电阻、集成电路、传感器芯片等。总体来看,进口依赖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的关键零部件及关键材料等。

第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下,全球制造业产业链正在向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及多业态融合的方向变化与重构。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智能制造和智能化的装备产品得以实现。”司建楠举例道,在汽车领域,行业逐步向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方向发展;在航空航天领域,3D打印技术助力飞机发动机部件等制造实现小批量、轻量化和材料节约。在整个装备制造业领域,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供应链管理将变得高效、透明、可溯源。

第四,随着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进入关键阶段,中央适时推出了新基建政策,就是要通过建设完善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融合应用。目前来看,新基建主要涵盖3个领域,即创新基建、信息基建、融合基建。

“之所以称之为新基建,是相对于传统基建而言。”司建楠继而解释道,如果说传统基建对应的是“量”的积累,那么新基建更注重“质”的提升,即通过数字转型,助推制造业发展从量的积累、点的突破逐步转为质的飞跃和系统能力的提升。

总体看,新基建与装备制造业是互为拉动和支撑的。短期看,新基建能够有效应对疫情、拉动投资、提振经济;长期看,将为传统制造业赋能,支撑制造强国建设。

短中长期各有侧重

基于“四新”形势的叠加影响,机工智库对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的走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对产业链安全建设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疫情加速暴露了高端装备的“短板”,放大了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在疫情影响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供应链阻断倒逼我国高端装备必须加速进口替代。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示范,有力支撑了国内制造业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为制造大国经济复苏按下了重启键。而新基建政策的适时推出,则为装备制造业数智化转型赋能,将为我国产业链现代化按下快捷键。

基于“四新”因素对我国机床、医疗装备、汽车等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的短期及中长期影响度评估,机工智库对产业发展作出研判。

短期看,疫情对机床行业主要服务领域——汽车行业冲击较大,机床行业关联受累,龙头企业一季度新增订单同比下降60%以上,故疫情的短期影响为“强”。

随着全球疫情蔓延,加之新贸易形势叠加影响,机床领域高端配件进口受限,企业长期储备不足,短板问题凸显,故中长期影响也为“强”。

受新技术与贸易形势影响,客观上倒逼我国机床装备制造业必须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基于新技术的融合是循序渐进的,贸易摩擦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因此,短期影响均为“中”,中长期影响为“强”。

同时,新基建将为传统制造业加速转型赋能。但也有专家认为,受行业周期性发展规律影响,短期对机床行业影响效果还有待观察,因此影响为“中”;中长期利好于“母机”装备,影响为“强”。

基于对各行业发展的综合评判,机工智库得出“四新”形势对装备制造业影响度评估结果。从中长期来看,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有:医疗装备、汽车、机床、仪器仪表;受新贸易形势影响较大的行业有:汽车、机床、仪器仪表;受新技术影响较大的行业有:汽车、机床、医疗装备、农机、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受新基建影响较大的行业有:汽车、农机、医疗装备、机床。

司建楠建议,短期要补链,即梳理供应链“断点”,确保产业链平稳可控,尽快找到供应链“替代”方案,加强国际合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正常运行。中期要固链,即聚焦“卡脖子”的重点领域,在国家重大专项及“十四五”规划中进行重点部署,提升产业链安全水平。长期要强链,根治大而不强“痛点”,提升产业链国际竞争力。(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