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进一步推进光伏产业智能转型升级

日期:2022/03/07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2021年,光伏行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创新升级,行业整体运行向好,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光伏行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创新升级,行业整体运行向好,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2月23日,在“光伏行业2021年发展回顾与2022年形势展望线上研讨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从光伏制造业的角度对光伏行业进行了总结。

一是全行业实现稳步增长。我国光伏产业链、供应链总体保持安全稳定发展,全年多晶硅、硅片、电池和组件产量分别达到50.5万吨、227吉瓦、198吉瓦和182吉瓦,分别同比增长27.5%、40.6%、46.9%和46.1%。

二是技术加快迭代升级。主流企业多晶硅指标持续提升,满足N型电池需求,硅片大尺寸、薄片化技术加快进步;电池效率再创新高,量产P型PERC电池效率达23.1%,N型TOPCon电池实验效率突破25.4%,HJT电池量产速度加快。

三是智能光伏发展迅速。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光伏产业加速融合,光伏产业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智能调度等水平逐步提升。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初见成效,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系统化解决方案推陈出新。

四是市场应用持续扩大。随着全球加快应对气候变化,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国内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光伏发电大型基地建设加快步伐,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智能光伏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持续实施,光伏行业标准、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不断优化。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行业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杨旭东指出,光伏行业距离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光伏行业制造端,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稳定方面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供应链安全仍然有一定短板;产业全周期,绿色发展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发电端,亟待提高光伏发电的电网友好性,保障光伏发电安全,维护光伏发电市场有序发展。

杨旭东强调,尤其在疫情催化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背景下,为了深入落实好双碳目标,光伏行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促进光伏行业健康稳健发展。

第一,坚持稳字当头,加强行业规划和规范管理,持续巩固、丰富产业发展基础。近一年,光伏产业的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未来,我们将指导光伏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的运行分析,适时做好信息汇总和披露,引导行业企业加强自律发展,进一步推动上下游产能协调和务实合作,会同有关方面监管,切实保障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第二,推动光伏产业坚持稳中求进,进一步统筹资源,促进光伏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高效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加快推动光伏系统发电成本持续下降,进一步推进产业智能创新升级,加快先进技术应用和创新成果转化,强化开展智能光伏试点示范,继续培育一批智能化、绿色化的光伏企业。

第三,要坚持数字赋能,加快推动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光伏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布实施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高举起能源电子这一发展的大旗,统筹光伏上下游和相关协作企业协同发展,推进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电池重点终端应用,实现在关键信息技术和产品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第四,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体系,会同有关方面深化产融合作,加大金融、保险等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完善光伏标准体系,加快光伏综合标准化体系修订与贯彻实施,加强光伏碳足迹碳核算相关的标准研究,推动光伏组件回收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和产业化布局,支持标准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刘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