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 推进新型工业化

日期:2024/07/22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如何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到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信息通信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如何进一步推进?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解。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如何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到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信息通信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如何进一步推进?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解。


抓好十大重点行业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1.7%,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今年以来,工业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呈现了持续回升向好态势。特别是今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比2023年全年加快了1.6个百分点。5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7.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一些困难挑战。”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到新型工业化全过程,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继续抓好十大重点行业的发展。十大重点行业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和电子。这些行业规模大,带动性强,关联性比较高,增加值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70%左右。2023年工信部制定了十大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今年要继续推进政策落实,不断培育增长新动能。

其次,鼓励支持工业大省“挑大梁”。江苏、广东等10个工业大省的工业增加值合计占全国比重超六成,对稳定工业经济大盘至关重要。今年前5个月,10个工业大省的增速均高于全国。另外,50个工业大市也值得关注,这其中有10多个工业大市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实属不易。因此,要继续支持工业大省、工业大市的巩固优势,支持各地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再者,进一步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落实落细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推进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和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继续发挥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作用,引领带动社会资本投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信息通信业发展迅速

谈到我国信息通信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说,近年来,我国信息通信业发展迅速,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愈发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成了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网络。宽带网络实现了从十兆到百兆、到千兆的快速增长,全国所有地级市都已建成光网城市,实现了“市市通千兆”,千兆用户全球占比超过70%。建成383.7万个5G基站,实现了“县县通5G”,5G用户普及率已超过60%。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全国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宽带”,通5G行政村占比超过90%。网络资源供给持续丰富,互联网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近2000万,在全球排名第一;IPv4的地址和IPv6的地址资源总量,在全球排名第二。

二是形成了规模完备的优势产业体系。我国移动通信探索形成了“超前预研、标准引领、体系创新、网络先行、应用赋能”的发展模式。目前,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达到42%,5G基站和手机全球市场占有率都超过50%。产业链韧性持续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培育繁荣发展的数字消费市场。我国于1994年全功能接入了国际互联网,当时仅有一条网速64K的网线,速率非常低。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已拥有10.9亿网民,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消费市场。2023年,我国网络零售额达到15.42万亿元,连续11年居世界首位,移动支付规模相比2012年增长了239倍;软件业收入已突破12万亿元,连续2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四是打造创新活跃的行业应用生态。5G行业应用已融入74个国民经济大类,现已建成3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300家“5G工厂”,“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1.3万个。开源鸿蒙(OpenHarmony)、开源欧拉(openEuler)等优质开源项目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基础电信网络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型设施安全能力建设与发展同步,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基本构建形成。

赵志国表示,下一步,要坚持“建、用、研”进一步统筹推进,加快信息通信业的高质量发展。“建”是指夯实网络设施,稳步推进5G、千兆光网建设,扎实推进算力产业发展,实施“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推动5G网络在原有覆盖基础上向文旅、医疗、高校、交通枢纽、地铁等场所进一步深度覆盖。“用”即深化融合应用,研究出台“双千兆”网络和应用发展的接续政策,加快建设“5G工厂”,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研”即强化技术研发,统筹推进5G-A演进升级和6G研发创新,超前布局超高速光纤传输和下一代光网络。同时,有序推进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加强与国际开源组织的交流合作,共同打造一批优质的开源项目,落地开源成果。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进展,为促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用一组数据总结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的成果。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工业互联网实现了工业大类全覆盖,培育了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截至2023年底,全球共有153座“灯塔工厂”,其中有62座在中国,占比超过40%,这些“灯塔工厂”既有跨国公司建的,也有本土企业建的。从成效上来看,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领域示范工厂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大约30%,生产效率同步提升近30%。由此可见,不少制造业企业插上了“数字翅膀”后,比同类企业飞得更快。

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为系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实施路径。工信部将会同各地方各部门,“点线面”同步发力,抓好行动方案落实,力争到2027年,工业大省大市和重点园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建成200个左右高标准数字园区;到2030年力争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完成一轮数字化改造。

“点”,就是要聚焦重点企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重点,优先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大宗耐用消费品生产企业和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支持数字化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数字化集成应用创新,引导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分级建设一批智能工厂。

“线”,就是聚焦重点产业链,推进数字化协同改造。工信部将制定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一链一策”开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数字化协同改造,推广细分行业典型场景和解决方案。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开放数据接口,引导供应链企业接入,打造一批数字化供应链。

“面”,就是聚焦重点集群、重点园区,建设一批高标准数字园区。启动高标准数字园区建设,畅通园区内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探索园区数字化整体提升路径。继续实施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推动国家级集群在数字化转型中走在前、做示范。(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