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中国能源转型成就斐然 绿色引领全球新风尚

日期:2024/09/21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坚定不移加快能源转型,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会上,中国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从5个方面对白皮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坚定不移加快能源转型,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会上,中国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从5个方面对白皮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首先,白皮书系统阐释了中国能源转型的基本理念。概括为5个坚持。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始终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放在首位,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用能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坚持绿色低碳,加快构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立足国情,先立后破,有序转型,在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同时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坚持创新引领,依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发展。坚持开放合作,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各国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国尊重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转型路径,以公平、公正、有序方式推进能源转型。

其次,全面介绍了中国能源转型的实践成就。主要体现为4个“新”。一是清洁能源发展实现新跨越。截至2023年底,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较十年前增长了10倍,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58.2%,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一半以上。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15.5%提高到26.4%,煤炭消费比重下降12.1个百分点。

二是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取得新成效。十年来,中国累计淘汰煤电落后产能超过1亿千瓦,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减少超过90%。全社会终端用能电气化率达到28%。与2012年相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26%。

三是绿色能源技术实现新突破。建成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制造体系,全面掌握大型三代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第四代核电技术,水电全产业链体系全球领先。

四是能源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主体多元的能源市场结构逐步构建,统一开放的能源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能源价格机制逐步形成,市场在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能源改革作出新部署,将进一步健全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再次,客观展示了中国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国是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者、贡献者。十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年度新增装机在全球的占比均在40%以上。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13.6%提高到18.5%,其中,中国的贡献率为45.2%。中国依托持续的技术创新、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充分的市场竞争、超大规模市场,实现了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积极拓展绿色能源领域合作,一大批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为所在国提供了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方案。

最后,白皮书也鲜明阐述了中国携手各国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坚定主张。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关乎人类福祉。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深化能源转型务实合作;共同维护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绿色能源产品和技术畅通、自由、非歧视流动;发挥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作用,与各国共同提升全球能源可及性;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及各自能力原则,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呵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可以看到,正是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深刻引领下,中国能源转型的坚实步伐不仅在国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异彩,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全球绿色转型的强劲引擎。

近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型。这一坚定决心与持续努力已显著体现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迅猛发展上。截至2023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跃居全球领先地位,约占全球总量的40%,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体现了中国对全球绿色发展的积极贡献。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过去10年间,中国可再生能源年度新增装机容量在全球的占比始终保持在40%以上,且这一比例在2023年更是突破了50%的大关。这一连串亮眼的数据,不仅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历程的生动写照,更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绿色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证明。

“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能源结构向更加清洁、低碳、高效的方向转变,为全球绿色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这得益于中国政府对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坚定支持,以及全社会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广泛共识与积极参与。” 章建华总结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是得益于持续的技术进步。我们通过实施光伏领跑者基地、新能源大基地开发等措施,推动新技术示范应用、技术和产品也快速迭代升级。光伏发电高效晶体硅电池、钙钛矿电池等技术不断创新,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量产先进晶体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已经超过了25%。风电的长叶片、高塔架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海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已经达到了18兆瓦。

二是得益于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拥有较为完整的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同时,中国积极融入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源源不断地向世界分享高质量的清洁能源产品。中国的风电、光伏技术和产品出口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持这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

三是得益于良好的市场环境。面对国内外日新月异的能源发展形势,中国政府动态完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消纳保障、市场配置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在新能源健康发展中的促进作用。通过营造平等、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新能源开发建设,充分释放市场创新活力。以光伏为例,中国光伏产业的上市公司已超过100家。

在全球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在加快自身新能源发展的同时,积极与各国共享质优价廉的清洁能源产品,有效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开发的成本下降,实实在在为世界能源转型提供了绿色动力,为深化清洁能源国际合作创造了新机遇,也为世界能源转型贡献了中国力量。

章建华强调,中国将继续秉持“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持续扩大开放合作,向全球提供优质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推进能源转型,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林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