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加速 政策、平台、能力、市场四轮驱动未来能源转型
在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的浪潮中,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与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为这一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就当前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进展及未来规划进行了详细阐述,展现了中国在能源转型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和深远布局。
“要推动能源转型,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发展新能源,就必须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 万劲松表示,近几年来,能源行业加强统筹谋划,从政策、平台、能力和市场4个方面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政策方面,不断完善新型电力系统政策框架。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立足当前发展阶段,聚焦近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亟待突破的关键领域,选取典型性、代表性的方向推进工作,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提出了9项专项行动,统筹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协调发展。比如,方案里面提出要开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拓展行动,在满足电动汽车出行充电需要的同时,通过车网互动,促进更多的新能源消纳。
平台方面,强化电网配置资源的平台作用。持续完善电网主干网架,推进跨省跨区输电通道规划建设和配电网升级改造,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跨省跨区输电容量将达到3.6亿千瓦,配电网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的充电桩接入能力,电网对电力资源的承载能力和配置能力将显著提升。
能力方面,加强灵活调节能力建设。我们持续推进煤电节能降耗、供热、灵活性“三改联动”,进一步改造提升煤电的高效调节性能和清洁低碳水平,统筹推进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建设,深入挖掘需求响应调节能力。“十四五”以来,全国累计完成了煤电机组“三改联动”规模超过7.4亿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了5439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为4444万千瓦。
市场方面,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通过市场交易引导电能高效合理利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促进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2023年,中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1.4%。
最后,万劲松强调,下一步将坚持规划引领,做好“十五五”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出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高效有序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各项行动落实落地,持续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林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