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今明两年机械行业力争营收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

日期:2025/10/20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工作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是,2025—2026年,机械行业运行保持平稳向好态势,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力争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六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今明两年机械行业运行的发展目标。

当前,机械行业面临着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国内需求不足、非理性竞争加剧等问题,行业稳定运行面临着挑战,亟需总结上一轮稳增长工作经验,启动实施新一轮稳增长工作,推动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撑工业经济稳定运行。在此背景下,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新一轮的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综合施策,同向发力,全力实现预期增长目标。

“机械行业稳增长方案,核心在于找到拉动内需和提升供给的平衡点。例如,加大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实施力度,不仅可以为存量市场注入活力,还能推动高端智能制造技术和绿色节能技术的落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说。

《工作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是,2025—2026年,机械行业运行保持平稳向好态势,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力争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重点细分行业规模稳中有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优质装备供给能力显著提高,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工作方案》提出,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多方协同激发行业增长活力,提出3个方面的14项重点任务和3项保障措施。

首先,要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针对机械行业70%的需求来自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各行业新上或更新改造设备投资,是稳出口主战场的特点,《工作方案》从国内国外两方面,提出深挖国内存量市场潜力、培育壮大新需求、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深化开放合作等5项任务,不断增强机械行业稳增长牵引力。

其次,提升优质装备供给能力。针对当前机械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够、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上升、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慢、高端装备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工作方案》提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系统、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等5项任务,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优质装备供给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创造需求。

再者,激发行业增长活力。针对当前机械行业企业经营压力加大、行业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工作方案》提出梯度培育优质企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助企惠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生态等4项任务,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谈到智能化转型,罗俊杰强调了3点:要守住制造安全底线,确保核心技术和产品不被“卡脖子”;在高端智能机器人方面,抢占主动权,布局未来赛道;大模型、北斗等技术融合赋能,给机械装上“智慧大脑”。

此外,《工作方案》还提出了保障措施:强化部门协同、央地联动、同向发力,鼓励地方研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鼓励行业组织、智库机构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企业服务支撑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加大金融等支持力度,鼓励装备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强化运行监测,建立机械行业运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地区运行监测,及时协调解决影响行业稳定运行的问题。(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