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无人机渠道下沉 应用市场逐步拓宽
在10月28日于广州召开的极飞科技年度大会上,极飞科技CEO彭斌发布了全新的XP 2020款农业无人机,引领作物管理智能化,为全球农户提供完善的生产解决方案。
他在会上指出,过去三年,农业无人机技术越来越被农户认可,渠道不断下沉,应用范围持续扩大,同时设备价格逐年下降。截至2019年9月20日,极飞服务农户数量已经超过637万,总作业面积超过3.1亿亩次。
关注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
在新品发布会上,彭斌对过去三年的国内农业无人机市场变化做了总结。对比2017年—2019年极飞无人机的地区作业覆盖图可见,以新疆、黑龙江、湖北等地区为例,覆盖率增长变化显著。这意味着,农用无人机技术已经被大多数农户接受和认同。
“另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渠道正在下沉。”彭斌分析,用户群体正在从过去几年的以服务队、合作社为主,转向种植大户和农机手。并且,用户年龄层由早期90后、80后,向70后、60后渗透,显示出农业无人机产品真正深入农村和农业生产第一线。
与此同时,工具的使用也越来越极致,农业无人机的应用潜力正在打破行业传统认知。2019年,极飞P30无人机的单机作业量在东北地区最高达到61044亩次,平均作业面积为11676亩次,相比过去发生了指数级的增长。同时也表明,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市场需要更革新性的技术和工具,来突破农业生产地域性、季节性差异的限制,满足不同细分领域的需求。
此次极飞发布的全新XP 2020款农业无人机,集智能播撒、精准喷洒于一体,为用户提供智能、精准、高效、灵活的生产解决方案。它可以搭载不同功能、不同载荷的作业模块,通过手机或者智能遥控器,在各种地形条件下轻松高效地开展播种、撒肥、施药和投饲工作,作业载荷达到20公斤。
与此同时,极飞XP系列农业无人机可以搭载JetSeed智能播撒系统,实现精准高效的固体颗粒播撒作业。以水稻飞播为例,一台极飞XP农业无人机每小时能够完成超过100亩的水稻播种,是人工播撒效率的80倍。在地面机械难以企及的自然条件下,XP无人机也能轻松完成作业。
同时,为了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极飞还推出了全新的电力系统,解决了电池散热难题,大幅提高电池周转率和使用寿命。为了配合XP农业无人机更大的载重和机动性,极飞新一代智能电池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极速充电功能,并且能够直接在水中进行充电,15分钟即可充满一组XP无人机电池。
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产品售价却不断降低。此次发布的XP 2020款无人机全套(含电池等配件)价格仅为51999元,比2019款又降低了2万多元。彭斌将降价因素总结为供应链优化和技术创新,“比如,原来的测绘杆很大,一个‘大蘑菇头’卖6700元,现在一个‘小蘑菇头’只需要2000多元,原来要背4个电池,现在2个就够了,我们在有合理利润的情况下降低市场价格,让利给客户。”
事实上,近两年来,农用无人机市场的价格战愈演愈烈。谈到价格战,不得不提到极飞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大疆。后者作为消费领域无人机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开始在农业无人机领域发力,并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大疆可以将消费无人机领域赚的钱补贴过来,拿出几个亿,不要利润也要打你,”彭斌很理解这种竞争手段,“这是很正常的商业打法。”
“(价格战对业内企业)有影响,但影响最大的是三至五名,”他透露,2019年极飞无人机的销量依然增长了三到四成。据了解,今年大疆农用无人机的销量也有所增长。
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
为了进一步赋能新农人,极飞还与阿里支付宝、平安产险、招商银行等合作伙伴,共同利用 AI 与数据化授信,提高小农户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得益于生产过程中的数字化记录,保险公司与金融机构能精准地将农户的生产行为量化,更好地管理授信风险,提升农村金融保险服务质量。
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表示,过去的30年里,中国的生产力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城市边缘的工业地带,农村是经济低洼地;而随着新技术、新金融在农村的推广和普及,产业优势一旦爆发,农村或将成为新的经济核心。
商业模式的革新与政府持续不断的政策支持,是推动智慧农业技术普及的两大驱动力。例如,通过精准农业设备与农业AI技术,赋能农资企业与农业服务组织,使他们能够提供优质、高效且经济的农业服务,让更多小农户用上先进的技术;同时,政府对精准农业设备普及予以补贴扶持、支持数字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农田机械化与农业服务标准化,也会极大地加快技术下乡的进程。
龚槚钦认为,随着机器人、AI、物联网、移动通信和云计算等大量新技术在中国农村的普及,小农户通过创新和差异化种植,也能获得新的竞争机会;与此同时,中国的智慧农业技术进步,也在影响着其它国家,尤其东南亚、拉美和非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对农业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过去几年,全球各地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因为农业无人机的普及而发生改变。在10月28日大会的全球伙伴分享环节,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农人代表和研究专家分享了关于科技如何改变农业的经验和观点。
比如,70岁的本冈先生,利用自动化施药的无人机来管理农田,如今正在帮助更多日本小农户用上精准高效的科技工具,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的困境。澳洲的约翰·H·特劳顿博士分享了他关于AI在农业创新应用的发现,认为技术跨界将为澳洲农民创造更大的生产效益。来自韩国的任大万,在农田之外挖掘了农业无人机的全新应用场景,将无人机精准施药技术应用于山林防护和高尔夫果岭除草。
截至2019年9月20日,极飞已在全球38个国家提供农业无人机设备与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服务农户数量超过637万,总作业面积超过3.1亿亩次,作业规模持续扩张。
正如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世贤所言,数字技术正在从根本上驱动农业生产变革,“三化”协调才能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人工智能与5G通信技术全面铺开,以智能制造为先导,一二三产业逐步融合,是未来产业体系的突出特征,以极飞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公司,也将加速推动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发展。
- 04-16?无人机帮助梨农解决授..
- 12-13工信部公示《无人机制造..
- 04-09我国发放首张无人机航空..
- 01-08五问植保无人机 未来怎..
- 11-13无人机给果树打药可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