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17条政策为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添薪蓄力”

日期:2022/12/16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为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更好发挥稳住经济大盘“压舱石”作用,工信部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提出了17项具体举措。


为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更好发挥稳住经济大盘“压舱石”作用,工信部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17项具体举措。

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引擎,振作工业经济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坚实支撑。然而,当前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市场需求恢复仍需时间,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一些卡点堵点,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不少困难,10月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出现小幅波动,持续恢复基础仍不稳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必须坚定发展是第一要务,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聚各方力量,压实主体责任,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进一步振作工业经济,巩固和拓展回稳向上态势,为明年一季度良好开局奠定基础。”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说。

为此,工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出台了《通知》,进一步提出17条政策举措,更加注重挖掘增量政策空间,更加注重聚焦薄弱环节精准加力,更加注重动员地方、行业和企业等各方面力量,为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添薪蓄力”,增强动能。

《通知》提出,总体目标是抓住当前经济恢复的重要窗口期,把稳住工业经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压实主体责任,集聚各方力量,着力扩需求、促循环、助企业、强动能、稳预期,确保2022年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为2023年实现“开门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部署各项政策措施主要把握了以下原则:坚持聚焦重点、加力提效,既与已出台的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紧密衔接,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又突出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精准加力,提升政策效能;坚持因地制宜、分业施策,对不同类型地区、行业和企业分类提出目标要求、压实主体责任,特别是工业大省、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要勇挑大梁,发挥稳增长关键支撑作用;坚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既针对经济波动及时出手,加强逆周期调节,又久久为功推进补短板、强基础、调结构,促进工业经济行稳致远;坚持底线思维、安全发展,密切跟踪国内外形势,做好风险预见预判预案,切实保障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安全供应,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通知》针对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困难,提出5个方面稳增长重点工作举措,在需求侧着力拉消费、促投资、稳出口,畅通经济循环,在供给侧针对关键环节“卡脖子”、新增长点支撑不足等结构性制约,着力推进补链强链,加快培育新动能。

一是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有力有序推进制造业“十四五”相关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用好各类政策性工具,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改造投资,引导政府投资基金加大出资力度。

二是深挖市场潜能扩大消费需求。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深入推进消费品“三品”全国行系列活动,挖掘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潜力。

三是稳定工业产品出口。落实好稳外贸政策措施,加强外贸企业服务保障,支持发展外贸新业态。

四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指导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实现稳产达产,加强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供应保障。

五是持续壮大新动能,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同时,《通知》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从行业、地区和企业等方面共提出9项重点举措,明确稳增长主体责任和主攻方向。

在行业方面坚持分业施策,提出推动原材料行业提质增效、巩固装备制造业良好势头、促进消费品行业稳定恢复,不断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发挥各行业对工业稳增长的拉动作用。

在区域方面坚持因地制宜,提出东部工业大省主动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中西部地区努力巩固较快增长态势、东北地区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新的增长极。

在企业方面坚持分企施策,提出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工业企业“顶梁柱”作用,加力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强化对外资企业的服务保障,大中小协同、内外资并重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夯实稳增长微观基础。

促进工业稳增长需要良好的工作机制和政策环境。为此,《通知》还提出了3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各方面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出台配套措施,狠抓贯彻落实;落实落细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加强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协同,加大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和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做好政策研究储备,对稳增长取得突出成效的地区加大激励力度,推广各地经验做法,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更好推动《通知》各项部署落实落细,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抓紧抓实振作工业经济相关工作,压实各方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巩固恢复向好基础,持续组织有关部门、地方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专家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和媒体宣传报道,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营造各方面重视实体经济、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前瞻性政策研究储备,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