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

日期:2023/05/30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经济恢复好转,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4月,我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明显,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积极因素正在累积增多。


今年以来,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经济恢复好转,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4月,我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明显,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积极因素正在累积增多。

供给好转需求扩大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分析了4月经济数据的五大亮点。

一是生产供给继续好转。前期受压抑的服务需求继续释放,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回升明显,服务业整体保持较快增长。4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3.5%,其中,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生产指数均明显快于全部服务业生产指数。在服务业增势较好的同时,工业生产也平稳增长。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

二是国内需求持续扩大。随着消费场景有序恢复,居民消费倾向逐步提升,尤其服务性消费明显改善。此外,市场销售持续扩大,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4%,比上月加快7.8个百分点。投资规模也继续扩大,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三是就业物价整体稳定。随着经济恢复向好,就业市场的岗位需求逐步增加。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下降。尽管受到阶段性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但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保持平稳,市场价格形势总体稳定,4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7%,与上月涨幅相同。

四是外贸韧性持续显现。尽管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但稳外贸政策持续显效,外贸经济主体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交往在继续扩大。4月,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9%,其中出口增长16.8%。1—4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快于整体进出口增长。

五是发展新动能继续壮大。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产业升级发展、数字技术应用拓展、绿色转型深化的效果不断显现。1—4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7%,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网上零售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4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4%,增速比1—3月加快3.1个百分点。绿色产品产量增长较快,4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5.4%。

PMI回落是短期现象

值得关注的是,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下降2.7个百分点。对此,付凌晖表示,4月制造业PMI回落至临界点以下,是在经济恢复过程中的暂时性现象。

究其主要原因,第一,前期生产快速修复,而需求恢复相对偏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产继续扩张;第二,前期工业企业库存增长较快,在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企业主动去库存,影响了企业景气程度;第三,一般情况下,4月相对于3月制造业PMI均有所回落,这主要是企业生产节奏的季节性变化。

“从企业预期来看,4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是54.7%,保持在景气区间,说明企业生产经营前景预期总体稳定。”付凌晖说,下阶段,随着经济内生动力增强,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好转,制造业PMI将逐步改善。

他同时提醒道,目前工业生产仍面临不少困难和压力。一方面,外部形势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外需收缩对工业生产影响会逐步显现。另一方面,工业企业还面临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成本上升等一些经营困难。下阶段,市场需求制约仍比较突出,要持续恢复和扩大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促进工业平稳健康发展。

三方面积极因素支撑

付凌晖认为,下阶段,经济运行保持稳定恢复有三方面的积极因素支撑。

首先,就业形势整体改善,消费和服务业企稳回升,有望成为二季度经济向好的重要支撑力量。调查显示,目前25到59岁就业主体人群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低于2019年疫情前水平。随着稳就业政策落实落细,就业形势有望继续改善,将有利于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也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其次,消费拉动有望继续显效。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模式创新态势明显。今年以来,随着消费场景恢复拓展,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显著增强。随着各项促消费政策进一步显效发力,新消费模式不断拓展,消费回升态势有望持续,将带动经济整体好转。

三是服务业支撑作用得到彰显。此前受疫情影响,部分接触型服务业增长受限。今年以来,接触型服务业恢复加快,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提升。接下来,服务业恢复向好态势有望持续,将发挥对经济回升的重要支撑作用。

付凌晖表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将进一步落实落细,有利于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同时,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外部压力依然较大,国内需求不足制约犹存,一些结构性问题仍比较突出,对于经济恢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要保持清醒认识。(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