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国家能源局:确保能源稳定供应

日期:2024/07/04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就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能源稳定保供,以及煤炭高质量发展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随着全球能源格局的深刻变革和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就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能源稳定保供,以及煤炭高质量发展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新型能源体系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两年对此作出明确的工作部署,这是新时期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章建华表示,近两年来,国家能源局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不断深化对新型能源体系内涵特征的认识,扎实推动各项任务举措落实,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能源结构更“绿”。近年来,我国非化石能源供给提速,“十四五”前3年年均增量是“十三五”的1.4倍,推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年均提高了0.7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

二是供应韧性更“强”。2023年煤炭、油气等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8.3亿吨标准煤。目前,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30亿千瓦。近年来,原油产量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产量从2017年开始连续7年每年增长超100亿立方米。能源储备调节能力持续提升。

三是产业体系更“新”。新能源发电技术保持世界领先,光伏电池等“新三样”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名片”。首座高温气冷堆商业示范工程建成投产。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智能微电网推动“源网荷储”融合发展,虚拟电厂引导电力用户高效、主动参与需求响应。

四是治理基础更“实”。《能源法(草案)》已进入全国人大审议程序,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稳步建设,能源领域自然垄断环节监管制度更加健全,绿色电力证书、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等政策机制深入实施。

章建华指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深入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以能源安全保障为首要任务,加快构建多元能源供给体系,推动重塑能源供需格局,推进形成消费侧转型合力,加快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

随着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我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供应韧性显著增强。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夏季用电高峰,如何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重要任务。

今年以来,我国电力消费延续快速增长态势,1—5月,全社会用电量3.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今年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也将快速增长,最高负荷预计同比增长超过1亿千瓦。综合研判,我们认为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高峰时段局部地区可能存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如出现极端、灾害性天气,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杜忠明指出,国家能源局将以“常态供应有弹性、局部短时紧张有措施、极端情况应对有预案”为目标,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将采取以下几个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监测预警。国家能源局通报了2024年迎峰度夏电力供需预警结果和“一省一策”工作措施,指导重点省份和有关企业提前做好准备,每天监测全国及重点地区用电、电煤、机组出力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这一做法在去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经全力组织协调,去年5月云南省统调煤电实现全容量开机,单月发电量创10年来新高,有效对冲了干旱导致的水电蓄水不足问题,确保了汛前电力供应。

二是充分发挥高峰时段系统顶峰能力。指导电网企业优化调度运行安排,充分释放输电通道能力,利用不同地区用电高峰时段差异,开展区域间、省间错避峰运行和余缺互济。发挥煤电容量电价考核机制作用,充分激发煤电机组在实际调用过程中满足调度顶峰指令要求,促进机组能发尽发,稳发满发。

三是加快支撑性电源的建设。按照清单管理机制推动安徽板集电厂二期、内蒙古达拉特电厂五期等支撑性电源项目按期建成投产。

四是指导各地做实做细工作预案。将进一步优化负荷管理措施并精准细化执行,坚决守住不拉闸限电的底线,坚决确保民生用电需要。

在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煤炭作为主体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随着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和供应韧性的显著增强,煤炭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能源安全保障的“压舱石”,更是推动能源转型、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新闻发布会上,媒体也十分关注如何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福龙指出,过去10年来,我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煤矿建设,合理增加先进产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炭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李福龙总结了我国煤炭产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所取得的4项成效。第一,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煤炭开发进一步向西部资源条件好、竞争力强的地区集中,晋陕蒙新原煤产量由2013年的25.9亿吨提高到2023年的38.3亿吨,占全国产量的比重提高了11.8个百分点,有效发挥了煤炭供应的“主力军”作用。大型现代化煤矿已经成为我国煤炭生产主体,矿井数量由1万多处减少到4200处左右。

第二,煤炭绿色智能发展成效显著。煤炭绿色开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10年来,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土地复垦率都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入加速发展、纵深推进的新阶段,截至今年5月底,煤矿智能化建设投资已累计完成1120多亿元,全国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993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2232个,减人增安提效成效显著。据初步统计,重点煤矿企业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单班作业人员减少6人以上,劳动工效提高20%以上,煤炭生产方式实现重大转变。

第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大力推进煤炭洗选能力建设,持续完善商品煤质量评价和管理标准,煤炭质量稳步提升。同时,电力是用煤的主要领域,统筹推进落后煤电机组淘汰和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截至去年年底,95%以上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煤制油气技术装备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运行指标不断优化。

第四,煤层气开发利用实现跃升发展。煤炭行业持续推进煤矿瓦斯综合治理,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进一步显现,煤层气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建成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大产业基地,2023年全国煤层气产量117.7亿立方米,比2013年增长近3倍,成为天然气供应的有力补充。

目前,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煤炭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推动下,我国能源结构正朝着更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稳步前进。面对即将到来的夏季用电高峰,国家能源局已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强化监测预警、优化调度运行、加快支撑性电源建设等多项措施,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与安全。(时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