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五部门发文助力制造业引人留人

日期:2024/12/30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多个方面助力制造业企业吸引人、留住人。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多个方面助力制造业企业吸引人、留住人。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吸纳就业和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重要载体。党的二十大提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制造业深度融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面向制造业重点领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定向招聘、技能培训、能力测评、用工余缺调剂、灵活用工等服务,许多机构与制造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了一系列创新经验做法,取得了积极成效。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6.99万家,全年共帮助3亿人次劳动者就业、择业和流动,为5000余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招聘用工和人力资源管理开发服务,其中约40%是制造企业,有力促进了人力资源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当前,制造业呈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效能不断显现,人力资源在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需要更多针对性、精准性、专业性强且高效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意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制造业人力资源服务需求,提出了8个方面的具体举措。

一是健全制造领域人力资源服务业协同发展机制,提出开展融合发展试点、组建多种形式的创新联合体、培育专注制造服务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打造服务集聚区等措施。二是助力先进制造业高端人才引育,提出支持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创新实践基地、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提供高级人才寻访服务、加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职称评审倾斜力度等措施。三是加强制造业招聘用工保障,提出推进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建设、组建招聘用工联合体、健全东西部人力资源服务协作、提升供求匹配效能等措施。四是开展制造业人力资源专业培训,提出支持参与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编制人才需求目录、建设跨企业培训中心、提供多样化职前服务等措施。五是强化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赋能,提出发展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鼓励制造企业释放人力资源服务需求、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人力资源服务等措施。六是深化制造业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提出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制造业中小企业集聚区贴近服务、加快发展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完善全链条服务等措施。七是创新制造业国际化人力资源服务,提出开展人力资源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共享、建设国际人才交流市场、建设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平台载体等措施。八是优化制造业人力资源市场环境,提出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开展创新案例遴选、组织品牌服务活动、加强金融支持等措施。

“《意见》是首个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专门文件,在政策设计和工作安排上有不少创新举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负责人表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人力资源服务业以更高效能提供专业支撑,在服务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下加强政策协同,推动人力资源与实体经济相协同。”

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针对制造业招人难留人难、供需结构性矛盾、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薄弱、国际化人力资源服务支撑不足等突出问题,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专业优势,从整体上提升制造业人力资源服务水平。

其次,围绕促进就业需要,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制造业是吸纳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优化人力资源服务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以更好带动就业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再者,着眼融合发展急需,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针对性举措。如开展融合发展试点、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和招聘用工联合体、加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职称评审倾斜力度、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等,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和制造业高效协同。

事实上,一些地方已先行探索,通过编制人才需求目录,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有效参考和指导。如天津市人社局发布《天津市制造业新质生产力人才需求目录》,涉及4个重点产业、20个重点领域,工业机器人工程师、智能制造工程师、智能驾驶场景研发工程师、信息安全研发工程师、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等高技术人才岗位均列入目录。

《意见》印发后将从以下方面推动做好贯彻实施工作:做好《意见》内容的宣传解读,扩大政策知晓度,为实施《意见》营造良好氛围;指导地方人社部门加强科学谋划,细化支持举措,注重经验总结和推广应用,确保《意见》各项举措有效落实;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深化融合发展的各项支持政策;深入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为制造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服务支撑。(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