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美国加征高额关税是否影响中国GDP?

日期:2025/04/28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人民币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

今年以来,全球贸易秩序面临新一轮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外贸进出口表现如何?又将如何应对贸易摩擦与关税壁垒?针对这些热点问题,海关总署与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期召开的两场发布会上作出权威回应。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人民币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同比增长6.9%,较前两个月提升3.5个百分点;进口虽同比下降6.0%,但降幅较前两个月收窄1.3个百分点。总体看,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平稳开局。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指出,一季度我国出口展现出较强韧性:对全球超17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出口正增长;船舶与海工装备出口保持连续4年增长态势,一季度增幅达10.8%;新能源领域表现尤为亮眼,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和电动汽车出口分别增长43.2%、18.8%和8.2%。

谈到进口下降的原因,吕大良分析称,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一季度,我国铁矿砂和煤炭进口均价跌幅均超20%,原油、大豆进口均价亦分别下跌5.7%和16.6%,仅这些价格因素即拖累整体进口增速2.6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美国政府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贸易伙伴加征关税。世界贸易组织(WTO)随即发布声明警示,此举将对全球贸易体系和经济增长前景造成严重冲击,可能导致全球商品贸易规模缩减。这一单边主义举措已引发国际社会对贸易保护主义回潮的普遍担忧。

针对美方发起的贸易摩擦与关税措施对华影响,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发布会上作出回应。他表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这是市场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美双边贸易额达人民币1.11万亿元,在美国政府滥施关税的干扰和冲击下,仍实现4%的同比增长。

“我们坚决反对美国搞关税壁垒和贸易霸凌,这种做法损人不利己,违背了经济规律和世界贸易的原则,对世界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冲击,拖累世界经济复苏。”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严正指出,中方采取的一系列反制措施,不仅是维护自身发展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护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和世贸组织规则的正当之举。

对于美方关税政策的后续影响,盛来运强调:“从短期来看,美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对我国经济和外贸带来一定压力,但是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持续长期向好的大势。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盛来运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首先,经济有基础,内需有支撑。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和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连续15年稳居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经济发展底盘稳、基础牢。同时,中国有逾14亿人口,市场规模巨大,人均GDP已超过1.3万美元,正处在消费升级的关键阶段,市场成长性好,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都有很大空间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其次,市场多元化,出口有韧性。依托产业配套体系,我国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较好的国际口碑。近几年,我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构建贸易多元化格局,成效非常明显。目前,中国已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贸易伙伴。另外,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长7.2%,货物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总额比例超过50%,多元化市场格局正在形成,这也意味着中国对单一国家出口市场的依存度在下降。例如,2018年我国对美国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为19.2%,2024年已下降至14.7%。因此,我国外贸的韧性较强。刚刚发布的一季度外贸数据也表明,虽然外部限制增多,但出口仍增长了6.9%。

再者,转型有成效,新动能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过去依赖投资和出口驱动的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内需和创新双轮驱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正在形成。过去5年,三大需求中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80%。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例达到18%左右。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重要增长引擎,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已达10%左右,新动能不断成长,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盛来运还提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大风大浪的考验,包括亚洲和国际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冲击等,但是中国都走过来了,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针对当前外部环境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判,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及时推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季度数据显示,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对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将根据外部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政策,丰富的政策工具箱是应对外部冲击和挑战的保障。(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