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计量攻坚路径明晰 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日期:2025/07/25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产业计量需求与计量供给不充分、不全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急需从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和规划布局。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而计量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需在这一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联合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确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10个重点产业领域,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计量瓶颈。

当前,我国产业领域仍存在大量“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突出问题。企业受限于技术研发和资源能力不足等原因,难以独立开展相关计量测试能力的建设并解决相关问题。各级计量技术机构、科研院所虽然具备一定的计量基础,但对实际产业需求了解掌握不够,无法更加精准、有效地开展攻关和技术服务。产业计量需求与计量供给不充分、不全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急需从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和规划布局。

为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联合制定了《行动方案》,旨在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计量瓶颈,打通能力建设、计量研发、应用验证与产业落地的全链条,不断提升产业计量供给能力。《行动方案》以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目标,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围绕重大计量需求梳理形成一批重点项目,依托重点单位进行协同攻关,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计量问题。

《行动方案》要求,紧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强化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成果转化,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确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集成电路及仪器仪表等10个重点产业领域。领域的确定代表了我国产业发展的前沿方向,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出,这些领域的确定是基于多维度的综合考量。一是围绕国家战略导向,契合党中央、国务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自立自强的总体部署;二是聚焦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领域,如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这些领域的突破将催生全新的产业生态与商业模式;三是满足现实产业需求,立足解决当前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如集成电路、仪器仪表领域长期依赖进口,急需通过强化计量支撑实现国产替代与技术赶超。

项目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第一,征集项目需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围绕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项目立项需求。各中央企业和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学会等组织本地区、本行业相关单位积极提出立项申请,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

第二,建立项目库。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在各重点产业领域成立专家库,负责项目的审核与把关,提供必要的咨询意见和建议。经专家审核通过的项目,纳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建立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项目库。

第三,遴选重点项目。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产业发展重点,以及年度工作计划,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每年从项目库中遴选10个左右的项目作为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年度重点项目,并明确项目的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

第四,推动项目实施。各项目牵头单位负责制定具体的项目推进计划,明确项目实施主体和路径,确定具体负责人,细化任务分工,加强与参与单位的协同攻关,积极发挥咨询专家作用,建立必要的协同推进机制和定期调度机制。

第五,强化项目管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建立需求梳理、项目申请、项目遴选、项目实施、项目监督的全过程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监督检查。原则上每季度进行一次督导,每年底对项目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价。

第六,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建立项目成果转化应用机制,通过现场推进会、成果展示会等形式进行重点推介和宣传,及时向社会发布项目转化应用的典型案例和优秀成果,搭建必要的转化应用环境和平台,推动项目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即将正式发布2025年项目征集的通知,面向全国公开征集项目立项需求,由各中央企业、地方主管部门、计量技术机构及高校组织申报。《行动方案》鼓励各中央企业和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建立配套的项目支撑和激励政策。

在下一步实施过程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将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在项目布局上优先支持填补国内外空白、突破制约产业链关键问题、保障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计量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库作用,在项目遴选、立项、实施过程中,多听取有关科研机构、企业的意见建议。积极争取将重点项目的有关内容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有关部门的“十五五”规划及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中,同时积极探索多元项目支持机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