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万钢:对今年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00万辆持乐观态度

日期:2018/01/30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对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0万辆持乐观态度,但必须保持隔年翻番的增长势头,2020年才能够完成200万辆的目标。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研发、市场、基础建设等多个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综合优势,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已经占到全球的一半左右。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对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0万辆持乐观态度,但必须保持隔年翻番的增长势头,2020年才能够完成200万辆的目标。

他还指出,2016年曾提出,未来内燃机仍然有专用化、电子化和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如今看来,内燃机与电动化相结合,将成为车用动力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2018年销量或破百万辆

万钢指出,汽车行业是市场很大、技术含量和管理精细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活用好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它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

“去年,全世界的新能源汽车都取得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特别是从一些国家的总量增长上看,趋势十分明确。”他举例道,“挪威去年卖了5.4万多辆,比上年增加25%以上,日本也增加了8万多辆电动汽车。”

据悉,2017年全球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超过142万辆,其中中国的销售数据(按中汽协统计)是77.7万辆。全球新能源汽车累积销量已经突破340万辆,且一半以上在中国行驶。

具体来看,2017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58万辆,商用车(主要是城市公交客车)增长比较迅速。值得关注的是,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82.1%,插电式增长34.9%。

销量猛增的同时,关键技术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也取得了新进展。比如,动力电池的性能指标稳步提升,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160瓦时/公斤,动力电池系统价格降至2元/瓦时以下,已经能基本满足产业化和市场需求。再比如,IGBT、稀土永磁材料、电力电子系统集成等取得显著进展;燃料电池的电堆功率密度已经超过2公斤/升;双极板的研发和批量化发展迅速;70兆帕车载高压供氢系统以及70兆帕氢气罐的标准正在形成过程中,即将公布;多品牌的网联车上市,市场反馈很好;自动驾驶的样车在展会上崭露头角,相关政策正在推动其发展。

万钢总结,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研发、产业、市场、政策创新和基础建设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综合优势。

在研发体系上,确立了“纯电驱动”战略和“三纵三横”布局;在产业发展上,从整车到零部件的产业链基本形成,涌现出一批新兴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在政策方面,逐步形成了全环节、中长期、可持续的政策扶持体系,也正在探索用户市场的激励措施;在基础设施方面,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和《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目前全国开放运营的公共充电桩超过20.5万个,已形成龙头企业牵头、多方参与的市场机制。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到2020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将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从2009年开始,我们以公交车、出租车为目标,进行市场推广,到2014年的时候,实际上推进还是很有些挑战的,当时的保有量刚到15万辆,”回顾产业化进程,万钢很有感触,“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7万辆,比2015年翻了一倍。”

他表示,大家对于2018年达到100万辆还是持乐观态度,“我们测算了一下,还得保持这种隔年翻番的趋势,(2020年)才能够达到200万辆,而200万辆也仅仅是当年汽车产销量的10%,所以,还需要应对更多挑战,去满足更大的需求。”

“近两年来,欧洲传来很多令人振奋的消息,比如挪威、荷兰、德国、法国、英国,都在酝酿和研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包括印度也提出到2030年全面实现车辆电动化的计划。”万钢表示,如果在中国能在2020年实现年销量200万辆,届时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预计将超过500万辆,我们将真正地为应对大气污染、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以及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电动化和智能化是新方向

谈到如何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万钢表示,虽然现在纯电动汽车发展很快,但是性能上还存在短板,续驶里程就是短板之一。续驶里程不能简单地用增加电池的办法解决,因为增加电池就会增重,从而增加单位耗能。此外,纯电动汽车的功能还不能完全覆盖全国各地的市场,特别是如何应对北方的低温环境,这些问题还有待产业界共同探索创新。

此外,传统内燃机驱动系统面临更加严苛的排放标准和降耗减碳要求,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平衡、不充分,建设、运营和服务体系还需要更加灵活和完善,商业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创新。

“这些年来,发展新能源汽车主要是为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应对大气雾霾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没有从高端切入,而是从大众使用端,特别是公交、出租这些就在人们身边的交通工具开始进行转型。”万钢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需求会更加多样化,如何在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保持初心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挑战。

他强调,电动化、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更加重视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以及政策、制度和业态的创新。

在技术上,动力电池需要继续提高密度和安全性,智能化动力系统要以算法、芯片等最基础的共性技术为重心。整车产品必须在综合效能上下工夫,进一步提升“三电”(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整车电控)核心技术。

在转型升级方面,内燃机产业的压力很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油耗法规更加严格,排放标准更加严苛,检测规范更加动态。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客运、大货运、大船运、大农业等领域对内燃机仍有广泛的市场要求,内燃机将以独立驱动或混合动力的形式继续存在。所以,内燃机技术要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排放为主线,在这些领域中组织科研攻关。

“2016年我们曾提出,未来内燃机的发展仍然有专用化、电子化和轻量化的趋势。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内燃机与电动化相结合,将成为车用动力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万钢补充道,除了内燃机本身的技术创新外,要更加注重内燃机与电动化融合发展方面的技术革新。

在政策方面,万钢表示,要继续完善政策创新,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在坚定2020年电动汽车财政补贴退出的同时,明确延长车购税优惠措施。同时,汽车节能积分制和相应的奖励制度也将尽快完成。在加快探索碳交易制度、支持商业创新模式,以及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等方面,还需要下大力气。

在制度创新方面,一要制定好技术标准,加强标准的研究和供给;二要加快电力价格机制的改革;三要以安全、绿色、高效、共享为原则,及时出台自动驾驶试运行的发展规划和技术规范。

他特别提到,应该着手研究有关新能源汽车综合能力和超低排放的技术标准,因为新能源汽车综合效率的提高,和能量密度、增程器效率、轻量化、保温管理系统等各方面密切相关,只有提升综合效益才能达到汽车的最佳效率。

在业态创新方面,新能源汽车产品正在从制造向服务的全链条发展,商业模式正在从新能源汽车企业单一提供汽车产品,逐渐地转向产品、服务、充电、运营等多个环节组合。

“总之,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我国新能源汽车起步虽早,但整体实力优势还是十分微薄的,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要继续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政策创新、业态创新,着力提高供给质量,提高经济和社会的效益。”万钢说。(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