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市已连续12个月同比下滑 6月降幅收窄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从2019年6月汽车产销完成情况看,虽然降幅有所收窄,但是整体依然面临较大的下降压力,我国汽车产销已连续12个月呈现同比下降。上半年完成情况低于年初的预期,虽然下半年市场需求或有所改善,但预计全年总体将呈现负增长。
数据显示,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9.5万辆和205.6万辆,比上月增长2.5%和7.5%,比上年同期下降17.3%和9.6%,同比降幅比上月缩小3.9和6.8个百分点。
1—6月累计,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3.2万辆和1232.3万辆,同比下降13.7%和12.4%。产量降幅比1—5月扩大0.7个百分点,销量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
中汽协分析,由于7月1日起部分地区的排放标准已经切换到“国六”,加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过渡期已于6月25日结束,在厂家和经销商的共同努力下(如发布促销政策),乘用车市场需求比上月有所回升,6月汽车产销率达108.5%。企业去库存力度加大,企业端库存降至2014年7月以来的最低点。
据统计,乘用车产销量降幅小于汽车全行业。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59.8万辆和172.8万辆,环比增长7.2%和10.7%,同比下降17.2%和7.8%,降幅略小于汽车总体。
1—6月累计,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997.8万辆和1012.7万辆,同比下降15.8%和14%。分车型看:轿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3.4%和12.9%;SUV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7.6%和13.4%;MPV产销同比分别下降23.8%和24%;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5.3%和17.5%。
在商用车方面,6月产销分别完成29.6万辆和32.9万辆,环比下降17.1%和6.5%,同比下降17.5%和17.8%。中汽协分析,受国家治理“大吨小标”力度加大,轻型货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呈现了10%以上的下降,从而影响到商用车产销的增速。
1—6月累计,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5.4万辆和219.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1%。分车型看,客车产销分别完成20.5万辆和21.1万辆,同比下降10.9%和6.9%;货车产销分别完成194.9万辆和198.6万辆,同比下降1.3%和3.8%,其中重型货车产销分别完成63.2万辆和65.6万辆,产量同比增长0.1%,销量同比下降2.3%。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依然高速增长。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4万辆和15.2万辆,同比增长56.3%和80.0%。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万辆和12.9万辆,同比增长78.0%和106.7%;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完成2万辆,同比下降8.9%,销售完成2.2万辆,同比增长2.2%;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08辆和484辆,同比增长9.8倍和14.6倍,成为一大亮点。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降。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6.4万辆,同比下降12.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4%,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从企业来看,1—6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合计销售1099.7万辆,同比下降12.1%,略低于行业整体降幅;在汽车行业总销售中的占比为89.2%,高于上年同期0.3个百分点。
此外,汽车出口降幅有所收窄。6月,汽车企业出口9.6万辆,环比增长22.6%,同比下降3.3%。1—6月累计,汽车企业出口48.8万辆,同比下降4.7%。
同期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简称ACI)显示,2019年二季度ACI为12,虽然较一季度明显提高,但仍处于蓝灯区 “过冷”区间。
具体来看,2019年二季度汽车产业一致合成指数为81.43(2010年为100),比一季度降低0.53点;先行合成指数为81.96(2010年为100),较一季度降低0.73点。这表明目前汽车产业景气度较弱,未来仍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
中汽协总结,从上半年产销情况来看,汽车产销整体处于低位运行。市场消费并未受“价格促销”等因素影响提升,消费者观望情绪未有改善。随着7月1日国家购置税新政的正式实施,以及部分地区“国六”排放标准的落地,消费动能或有所改善,有望为下半年市场需求改善提供积极因素。
“上半年完成情况低于年初的预期,预计全年总体将呈现负增长,希望政府尽快落实相关促消费政策。”中汽协呼吁。(王 君)
- 01-282018年客车市场总体需求..
- 12-182018年进口车市场供需双..
- 02-04东风公司发布海外中期事..
- 04-24全新一代轿运车和厢式车..
- 02-052017年中国车市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