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目标为60%

日期:2023/12/28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路线图1.0》首次明确了汽车产业碳排放核算的边界和方法,分析了汽车产业节能减排现状和趋势,提出了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总体目标、实施路径及措施建议,为行业企业规划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1.0》(以下简称《路线图1.0》)近日发布。《路线图1.0》首次明确了汽车产业碳排放核算的边界和方法,分析了汽车产业节能减排现状和趋势,提出了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总体目标、实施路径及措施建议,为行业企业规划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路线图1.0》由工信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历时1年编制完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李骏在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正式发布并解读主要研究成果。

加快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既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李骏指出,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已具备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一方面,混合动力、高效内燃机和先进变速器等节能汽车技术加速应用,2022年传统能源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较2012年下降超过15%。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支撑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计推广量占据全球近60%,为新时期汽车产业进一步加速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创造良好基础和条件。

《路线图1.0》将汽车产业碳排放核算的边界划定为汽车运行阶段碳排放和汽车制造碳排放,包括汽车运行产生的直接碳排放,汽车制造过程中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直接碳排放,以及消耗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间接碳排放。

具体来看,汽车运行碳排放采用“自下而上”方法核算,2022年碳排放量约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8%、交通领域碳排放的80%。汽车制造碳排放采用“自上而下”方法核算,2021年碳排放量仅占工业碳排放的约1.3%。

市场渗透率是预期目标的产品或服务,与当时市场可能拥有的产品或服务的比例。在总体目标方面,《路线图1.0》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60%。

分车型看,到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目标渗透率达到50%;到2030年,新能源乘用车目标渗透率达到65%。商用车领域需要以场景需求为核心驱动力,加快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技术的普及应用,并积极探索零碳燃料内燃机技术的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传统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明确内燃机汽车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是汽车重要的发展路线,应持续优化相关节能技术,不断降低传统能源汽车的燃料消耗量。通过多措并举、协同推进,汽车产业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至2060年支撑国家碳中和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专家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9.8%,超过预期发展。路线图将2025年市场渗透率设定为45%,符合产业的实际发展。此外,在产业协同降碳方面,路线图还明确以汽车驱动能源、材料和交通多领域低碳发展,共建绿色降碳协同体系。

考虑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并存的系统工程,《路线图1.0》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整体和局部、国内和国际的关系,提出有序推进绿色低碳管理转型、持续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大力推动绿色低碳汽车发展、加速建设绿色低碳制造体系,以及统筹共建绿色降碳协同体系5个方面15条保障措施建议,旨在为中国汽车产业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工信部称,下一步,要加大创新力度,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支撑保障,引导汽车行业企业全面提升绿色低碳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