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引领绿色转型新篇章
随着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浪潮加速推进,我国能源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机遇。在近日国家能源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分别就今年上半年全国能源形势、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以及能源投资领域呈现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展现了我国能源行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取得的显著成就。
能源消费稳健增长 供应保障有力
“自今年年初以来,我们扎实推动能源革命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地,致力于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绿色低碳转型。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持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稳定与清洁高效。” 董万成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能源领域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能源消费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供应能力显著提升,实现了能源供需的良好平衡。
他从4个方面总结了上半年我国能源消费的特点。一是能源消费总体保持稳定增长。全社会用电量约4.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第一、二、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8.8%、6.9%和11.7%。工业是拉动用能增长的主力,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7%。煤炭、汽油、柴油消费量小幅增长,天然气、煤油消费量较快增长。
二是能源供应整体充足,价格总体稳定。煤炭日均产量保持在1200万吨以上,煤炭进口2.5亿吨,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同比增长12.5%。原油产量同比增长1.9%,原油进口约2.8亿吨,同比有所下降。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6.0%,在中俄东线管道天然气增加、国际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下降等因素推动下,天然气进口约89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3%。
三是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基础进一步夯实。迎峰度夏期间,多地加快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设,统调电厂存煤达2亿吨以上,港口库存也处于历史高位,煤炭、煤电兜底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跨省跨区通道输电能力持续提升,电力互济能力持续增强。新型储能装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进一步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电力调节能力不断提升。加强电力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四是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进展。非化石能源发展保持强劲势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约1.28亿千瓦,占新增发电总装机的84%。水电出力在去年低基数基础上加快恢复,6月发电量同比增长44.5%。积极推进绿证核发全覆盖,扩大绿证应用,加强绿证与碳市场有效衔接,推动国际互认。积极推动氢能在交通、工业等领域的多元化应用。
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
在能源供需实现平稳均衡的同时,我国能源结构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随着对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深入践行,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并网运行情况成为了衡量能源转型成效的关键指标。
在介绍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时,潘慧敏指出,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攀升,实现了新的历史突破。全国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总量达1.34亿千瓦,同比增长24%,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88%的份额。具体而言,水电新增499万千瓦,风电新增2584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更是以惊人的速度新增了1.02亿千瓦,生物质发电也新增了116万千瓦。截至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已跃升至16.53亿千瓦,同比增长25%,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比重提升至53.8%。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风电与光伏发电的合计装机容量为11.8亿千瓦,超越煤电装机的11.7亿千瓦,标志着我国能源结构正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
在发电量方面,可再生能源同样表现出色,稳步迈上了新的台阶。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总计达到1.5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占全部发电量的比例提升至35.1%。其中,风电与太阳能发电量合计90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5%,占比达到20%,不仅超过了第三产业用电量(8525亿千瓦时),也超越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757亿千瓦时)。
细分来看,水电建设运行平稳,上半年新增并网容量499万千瓦,包括常规水电219万千瓦和抽水蓄能280万千瓦。截至6月底,全国水电总装机达到4.27亿千瓦,发电量达到5526亿千瓦时,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477小时。
风电领域同样亮点纷呈,上半年新增并网容量2584万千瓦,同比增长12%,累计并网容量已达4.67亿千瓦。风电发电量达50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平均利用率保持在高位,达到96.1%。
光伏发电更是异军突起,上半年新增并网容量高达1.02亿千瓦,同比增长31%,其中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均实现了快速增长。截至6月底,光伏发电总装机达到7.13亿千瓦,发电量39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利用率高达97%。
此外,生物质发电也保持稳步发展态势,上半年新增装机116万千瓦,累计装机达4530万千瓦,发电量10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
能源投资强劲增长
在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的深刻变革不仅体现在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发电量的显著提升上,更在能源投资领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今年上半年,全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17.7%。这既充分反映能源高质量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会上,董万成总结了我国能源投资建设呈现的4个特点。
一是全国能源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随着“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逐步落地,全国能源重点项目投资保持较快增长,能源新业态投资持续扩大,能源新兴产业投资对调整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发挥。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完成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6.8%、20.8%和10.7%。
二是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增势良好。太阳能发电、陆上风电投资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上半年完成投资额约4300亿元。分布式光伏保持快速发展,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76.2%,江苏、浙江、安徽、云南和广东新建项目投资加快释放。在建核电项目投资平稳释放,新开工项目逐步形成有效投资。抽水蓄能投资增势加快,上半年投资增速较去年同期增加30.4个百分点。
三是能源安全保障投资持续扩大。电源、电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一批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和电网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内蒙古、浙江、安徽和江西一批迎峰度夏电力保供重点电源项目陆续投运,东中部负荷中心地区一批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重点电网工程建成投产。大庆、胜利、长庆、西南等陆上主力油气田勘探开发投资稳步释放,海上大型油气田开发持续形成有效投资。
四是能源新业态投资加快释放。上半年能源新业态重点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3.9%。新型储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江苏、广东、广西和山西一批新建独立储能项目加快落地。充换电基础设施和氢能投资继续快速增长,江苏、广东、河南、江西、四川和贵州加大公共充电桩布局力度,内蒙古在建绿氢制备项目投资加快释放,河南一批加氢设施项目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
可以看到,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的加速,不仅为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未来,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双碳”目标的深入实施,我国将继续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推动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提升能源系统的智能化、灵活性和安全性,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绿色力量。(林 楚)